立即伸手渾身上下都摸了一把,隻摸見腦後有三根毫毛,十分硬挺,忽然歡喜道:“我身上的毛都那樣的軟熟,隻有這三根如此的硬槍,必然是能救我命的毫毛。”
他就咬著牙,忍著疼,拔下這三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聲“變!”一根毫毛立即變做金鋼鑽,一根變做竹片,一根變做棉繩。
把竹片、棉繩扳成一張篾片弓兒,然後牽著那金剛鑽,照著瓶底下颼颼的一頓鑽,鑽出來一個眼孔,透進來了光亮,行者歡喜道:“造化!造化!卻好出去了!”
才準備變化了出去,那寶瓶又恢複陰涼了。怎麼就涼了呢?原來是被行者鑽出一個孔,把寶瓶裏的陰陽之氣泄出去了。因此就變涼了。
好大聖,收起三根毫毛,將身子一小,就變成了一個蟭蟟兒蟲,十分的輕巧,他細如胡須頭發,長似眉毛,從那孔中鑽了出來;暫時還不走,他徑直飛到老魔的頭上釘著。
那老魔正在飲酒,忽然猛地放下酒杯兒,問道:“三弟,孫行者這回化了嗎?”
三魔笑道:“這時還不到時間吧?”
老魔叫傳下令去把瓶子抬上來。那下麵的三十六個小妖立即就去抬瓶子,那瓶子就輕了許多。
慌得眾小妖報告道:“大王,瓶子輕了!”
老魔喝道:“胡說!寶貝乃是陰陽二氣之全功,怎麼就輕了?”
眾小妖中有一個喜愛賣弄的小妖,把瓶子提上來,說道:“你看,這不是輕了?”
老魔揭開瓶蓋去看,隻看見裏麵透亮,忍不住失聲叫道:“這瓶子裏空了,趕緊都控製起來!”
大聖在他頭上,也忍不住說了一聲:“我的兒啊!要搜查呀,那走了!”
眾怪聽見後,叫道:“他走了!走了!”
立即傳令:“關門!關門!”
那行者將身子一抖,收了那些被剝去的衣服,然後現出本相,跳出了獅駝洞。
他回頭罵道:“妖精不要無禮!瓶子被鑽破,裝不得人了,隻好拿了去出恭!”
他喜喜歡歡,嚷嚷鬧鬧的,踏著雲頭,徑直轉回了唐僧處。那長老正在那裏撮土為香,望著空中禱祝。行者先停住雲頭,聽聽他在禱祝些什麼。
那長老合掌朝天禱祝道:
“祈請雲霞眾位仙,六丁六甲(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稱,共十二位)與諸天。願保賢徒孫行者,神通廣大法無邊。”
大聖聽到這般的言語,心中要自己更加努力,收斂了雲光,近前叫道:“師父,我來了!”
長老攙住行者,說道:“悟空,勞碌了!你遠探高山,許久不回,我甚是憂慮。這山中到底有什麼吉凶?”
行者笑道:“師父,剛才這一趟,一則是東土眾僧有緣有分,二來是師父功德無量無邊,三也虧了弟子的法力!”
行者把前麵自己裝總鑽風,又裝小鑽風,陷進寶瓶裏以及脫身的事情,詳細陳述了一遍。
又說道:“我現在能夠見到尊師之麵,實在是死裏逃生啊!”
長老感謝不盡,又問道:“你這一回不曾與妖精賭鬥嗎?”
行者說道:“不曾。”
長老說道:“這樣的話,是不是保不得我過山了?”
行者是一個好勝的人,就叫喊道:“我怎麼就保不得你過山了?”
長老說道:“你不曾與他們見個勝負,隻是這般的含糊(馬虎,辦事敷衍),我怎麼敢前進!”
大聖笑道:“師父。你也忒不通曉變化之理。常言道:‘單絲不線,孤掌難鳴。’那魔頭有三個,小妖上千成萬,叫老孫一個人,怎麼與他們賭鬥?”
長老說道:“寡不敵眾,確實是你一人也難以處治。八戒、沙僧他們也都有本事,叫他們都去,與你協力同心,掃淨山路,保著我過去吧。”
行者沉吟道:“師父說的最妥當,讓沙僧保護著你,讓八戒跟我去吧。”
那呆子聽見後就慌了,說道:“哥哥沒眼色(不知趣,沒眼力)!我又粗笨,沒有什麼本事,走路又扛風,跟你去有什麼用處?”
行者說道:“兄弟,你雖然沒有什麼本事,好道也是個人。俗話說:‘放屁添風’,你也可以壯壯我一些兒膽氣。”
八戒說道:“也罷,也罷,指望你帶挈帶挈(提攜,關照)我。隻是到了急溜(緊要)處,你不要捉弄我。”
長老說道:“八戒小心,我與沙僧在這裏等著。”
那呆子抖擻神威,與行者縱著狂風,駕著雲霧,跳上高山,隨即到了獅駝洞洞口。早就看見那裏洞門緊閉,四麵環顧都沒有人。
行者上前,執著鐵棒,厲聲高叫道:“妖怪開門!快出來與老孫打耶!”
那洞裏的小妖進去通報,老魔心驚膽戰地說道:“幾年都說猴兒狠,話不虛傳果是真!”
二老怪在旁邊問道:“哥哥這該怎麼說?”
老魔說道:“那行者先前變成小鑽風混進來,我們不能識別出來。幸好三賢弟認得,把他裝在了寶瓶裏。他耍弄本事,鑽破瓶兒,卻又攝去衣服走了。現如今在洞外叫戰,誰敢與他來打這個頭仗?”
整個獅駝洞裏更是沒有一個人應答。又問了一遍,又沒有人應答,眾妖都是在那裏裝聾作啞。
老魔發怒道:“我們在這西方大路上,忝(tiǎn,辱,有愧於,常用作謙辭)著個醜名,今日孫行者這般地藐視我們,若是不出去與他見陣,也低了我們的名頭(名號,名聲)。等我舍了這條老命去與他戰上三個回合!三合戰得過他,唐僧還是我們口裏的食;戰不過,那時候就關了門,讓他們過去吧。”
老魔於是就取了披掛結束整齊,然後開門往前走。
行者與八戒在洞門旁邊觀看,真是好一個怪物:
鐵額銅頭戴寶盔,盔纓飄舞甚光輝。輝輝掣電雙睛亮,亮亮鋪霞兩鬢飛。
勾爪如銀尖且利,鋸牙似鑿密還齊。身披金甲無絲縫,腰束龍絛有見機。
手執鋼刀明晃晃,英雄威武世間稀。一聲吆喝如雷震,問道“敲門者是誰?”
大聖轉身過來說道:“是你孫老爺齊天大聖。”
老魔笑道:“你是孫行者?大膽潑猴!我不去惹你,你卻為什麼在這裏叫戰?”
行者說道:“‘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比喻事出有因)。’你不來惹我,我怎麼會去尋你?隻因為你們孤群狗黨,結為一夥,算計著要吃我的師父,所以我才來這裏施為(行事)。”
老魔說道:“你這樣雄赳赳的,嚷鬧上我的洞門,莫不是要打嗎?”
行者說道:“正是。”
老魔說道:“你不要猖獗!我若是調出妖兵,擺開陣勢,搖旗擂鼓,與你交戰,就會顯得我是坐家虎,欺負你了。我隻與你一個對一個來打,都不許有幫丁!”
行者聞言後,叫道:“豬八戒走到一旁,看他能把老孫怎麼樣!”
那呆子真個就閃在了一邊。
老魔說道:“你過來,先給我做個樁兒,讓我盡力氣在你光頭上麵砍上三刀,就讓你唐僧過去;假若你禁不得,就快送你唐僧過來,給我作為一頓下飯菜!”
行者聽後,笑道:“妖怪,你洞裏若是有紙筆,取出來,與你立個合同。自今日起,就是砍到明年,我也不與你當真!”
那老魔抖擻威風,腳踏丁字步站定,雙手舉起刀,望著大聖劈頂就砍。這大聖把頭往上一迎,隻聽到扢扠(gē chā)一聲響,那頭皮兒連紅也不紅。
那老魔大驚道:“這猴子好一個硬頭兒!”
大聖笑道:“你不知道。老孫是:
生就銅頭鐵腦蓋,天地乾坤世上無。斧砍錘敲不得碎,幼年曾入老君爐。
四鬥星官監臨造,二十八宿用工夫。水浸幾番不得壞,周圍疙瘩板筋鋪。
唐僧還恐不堅固,預先又上紫金箍。”
老魔說道:“猴兒不要說嘴!看我這第二刀來!決不容你的性命!”
行者說道:“不見得能怎麼樣,左右也隻是這般地砍罷了。”
老魔說道:“猴兒,你不知道我這把刀:
金火爐中造,神功百煉熬。鋒刃依三略(《黃石公三略》,一部著名兵書),剛強按六韜(《太公六韜》《太公兵法》,傳說是薑子牙所著)。
卻似蒼蠅尾,猶如白蟒腰。入山雲蕩蕩,下海浪滔滔。
琢磨無遍數,煎熬幾百遭。深山古洞放,上陣有功勞。
攙著你這和尚天靈蓋,一削就是兩個瓢!”
大聖笑道:“這妖精沒眼色!把老孫認做個瓢頭哩!——也罷,你誤砍我誤讓,叫你再砍一刀看又能怎麼樣。”
那老魔舉起鋼刀又砍,大聖用頭迎了一迎,乒乓的劈成了兩半個;大聖就地打了個滾,變做了兩個身子。那老魔一看見這樣就慌了,用手按下了鋼刀。
豬八戒遠遠地望見了,笑著說道:“老魔好去砍兩刀的!卻不是成四個人了?”
老魔指著行者,說道:“聽聞你能使分身法,怎麼把這法兒拿出來在我的麵前使起來了!”
大聖問道:“為什麼是分身法?”
老魔說道:“為什麼先前砍你一刀你不動,現如今砍你一刀,就是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