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黃風嶺難,八戒首功(2 / 3)

行者道:“不妨礙!不妨礙!有了老孫跟我這師弟,任憑他是什麼妖怪,都不敢惹我。”

他們正在談話時,老者看見自家兒子們端來了齋飯,一一擺上了桌麵,就說道:“請師父們用些齋飯”。

三藏合掌念起了齋經。八戒早就已經吞吃了一碗齋飯。長老的幾句經文還沒有念完,那呆子就又吃完了三碗。

行者道:“這個饢糠的貨!就像是撞上餓死鬼了!”

那老王倒是也知情識趣,看見他吃的快,就說道:“這個長老,想來確實是餓了,快快添飯來。”

那呆子真個是食腸大,就見他頭也不抬,一連吃了有十數碗。三藏、行者都各自吃不上兩碗。那呆子不住嘴,就還要吃呢。

老王道:“倉促間無肴,不敢苦勸,請再進一箸。”

三藏、行者都說道:“已經夠了。”

八戒說道:“老兒你在那磨嘰什麼,誰要跟你算卦啦,說什麼五爻六爻的!有飯隻管添過來就是了。”

這呆子一頓飯,就把他一大家子的飯都給吃了個幹淨,還隻是說才吃了個半飽。眾人收拾好了家夥什,就在那門樓下,安排三藏他們就著竹床和板鋪紛紛睡下。

次日天色拂曉,行者前去背扣馬匹,八戒去整理行李,老王又叫媽媽整治了一些點心湯水來管待三藏他們。三藏三人吃完後,向老王致謝告辭。

老者說道:“你們此去倘若路上有什麼意外的話,一定還來我家啊。”

行者道:“老兒,莫說傻話。我們出家人,不走回頭路。”

他們於是就策馬的策馬,挑擔的挑擔,一起朝西行去。

三藏他們三人一路行走,走了不到半日的時間,果然遇到了一座高山。看起來,是十分的險峻。三藏騎馬來到山崖邊上,斜著身子踩在馬鐙上仔細觀看,果然看見那:

青岱染成千丈玉,碧紗籠罩萬煙堆。

高聳的是山峰,險峻的是山嶺;陡峭的是山崖,幽深的是山穀;叮當響的是泉水,鮮豔燦爛的是山花。那山峰高不高,頂上連接著青霄;這山澗深不深,底下像是能見到地府。在山峰的前麵,飄著咕嘟嘟的白雲,山上到處是嶙峋的怪石,那千丈萬丈嚇破人膽的山崖數不勝數。山崖後麵有著彎彎曲曲的藏龍洞,洞裏又有著叮叮當當的滴水岩石。

又看見了頂著丫丫叉叉鹿角的鹿群,憨憨傻傻的看見人不知道逃跑的山獐;盤盤曲曲紅色鱗片的蟒蛇,耍耍玩玩白色麵孔的山猿。到晚上會巴山尋覓洞穴的老虎,拂曉會翻騰波浪出水的蛟龍。草叢裏的飛禽,撲棱棱的飛起;山林中的走獸,唏律律的行走。猛然一陣狼群老虎過境,嚇得人心咯噔咯噔的驚恐。

三藏放緩白馬的速度,孫大聖停落雲頭慢慢走路,豬悟能挑著行李徐徐前行。他們邊走邊看山中的景象,忽然聽到一陣旋風大作呼呼吹起的風聲。

三藏在馬上感到心驚肉跳,慌忙道:“悟空,起風了!”

行者道:“風又能怕他怎麼樣!這是天家的四時之氣,有什麼好害怕恐懼的!”

三藏道:“這陣風很是凶惡,跟那天風比是不同的。”

行者問道:“怎麼見得這風跟那天風相比是不同的?”

三藏說道:“你來看這風:

巍巍蕩蕩颯飄飄,渺渺茫茫出碧霄。過嶺隻聞千樹吼,入林但見萬竿搖。

岸邊擺柳連根動,園內吹花帶葉飄。收網漁舟皆緊攬,落蓬客艇盡拋錨。

途半征夫迷失路,山中樵子擔難挑。仙果林間猴子散,奇花叢內鹿兒逃。

崖前檜柏棵棵倒,澗下鬆竹葉葉凋。播土揚塵沙迸逬,翻江攪海浪滔滔。”

八戒走上前來,一把扯住行者說道:“師兄,現在風十分大!我們且先去躲一躲兒,這樣才省事。”

行者笑道:“兄弟你不濟事啊!刮風大了時就趕緊躲起來,倘若是親自撞見了妖精,那你又能怎麼做才好呢?”

八戒道:“哥啊,你不曾聽說過那句話,叫‘避色如避仇,避風如避箭’呢!我們去躲一躲,也不吃虧呀。”

行者道:“先別說話,等我把這風抓上一把來聞一聞看。”

八戒笑道:“師兄你又扯空頭謊了,風哪裏好抓過來聞的?就是能夠抓過來,也便漬沒了去。”

行者道:“兄弟,你是不知道老孫我有個‘抓風’的法術。”

好大聖,讓過了風頭,把那風的尾巴抓過來聞了一聞,有一些腥氣,說道:“果然不是好風!這風的味道他不是老虎帶來的風,一定是妖怪帶來的風。絕對是有些蹊蹺的。”

話音剛落,就看見從那山坡下,剪尾奔跑的跳出一隻斑斕猛虎,慌得那三藏在馬鞍上坐不穩,翻著跟頭跌落下了白馬,斜著倚在了路旁,真個是嚇得魂飛魄散。

八戒趕緊丟了行李,抽出釘鈀,不讓行者走上前,自己大喝一聲道:“孽畜!哪裏走!”

八戒大踏步的趕了上去,舉起釘鈀劈頭就築。

那隻老虎直挺挺的站了起來,把那前左爪掄起來,摳住自己的胸膛,往下使勁一抓,刺啦的一聲,把整個虎皮給剝了下來,他自己卻站立在了道路一邊。咦,那個模樣真是:

赤剝剝血津津的身軀,彎環般的腿足。兩鬢蓬鬆的毛發火焰焰的紅,硬刷刷的兩道眉毛直豎,又漏出白森森的四個鋼牙,一雙金眼光耀耀的閃爍。

他氣昂昂的努力咆哮,雄赳赳的厲聲高喊道:“慢著!慢著!我不是別人,乃是黃風大王部下的前路先鋒。現今奉大王的嚴命,在這山中巡邏,要捉拿幾個凡人去做下酒的菜肴。你是哪裏來的和尚,膽敢擅自動用兵器來傷我?”

八戒罵道:“我把你這個孽畜!你是認不出我!我們不是那些過路的凡人,乃是東土大唐禦弟三藏的弟子,奉旨上西方去拜佛求經的人。你早早的遠避到別的地方去,讓開大路,休要驚嚇了我的師父,好饒了你的性命。若是像以前那樣猖獗,我這鈀舉起來的時候,卻是不會留情!”

那妖精哪裏容他分說,急急趕近身,擺開一個架子,望著八戒劈臉抓了過來。八戒連忙閃身躲過,掄起釘鈀就打。那妖怪手中沒有兵器,轉頭就跑,八戒隨後緊追。那妖怪跑到山坡下的亂石叢中,取出了兩口赤銅刀,急忙掄起轉身來迎戰八戒。他們兩個就在這山坡前,一往一來,一衝一撞的賭鬥起來。

孫行者把唐僧攙扶起來,說道:“師父,你不要害怕,且先在這坐著,等老孫去助助八戒,把那妖怪打倒後我們才好走路。”

三藏這才坐了起來,戰戰兢兢的,在那嘴裏不斷地念著《多心經》。

行者抽出來鐵棒,喝了一聲道:“拿了他!”

這時的八戒抖擻著精神,把那妖怪給打跑了。

行者道:“不要饒了他!務必要追上他!”

他們兩個就掄釘鈀,舉鐵棒的,追著那妖怪趕下山來。那妖怪看見他們緊追不舍,就慌了手腳,趕忙使了一個“金蟬脫殼計”,在地上打了個滾,現出原身,依然是一隻猛虎。

行者跟八戒哪裏肯舍棄他,就追趕著那老虎,一定要斬草除根。那妖怪看見他們追趕得很近了,卻又摳著自己的胸膛,剝下虎皮來,覆蓋在早看好的那一塊臥虎石上麵,自己就逃脫了真身,化成一股狂風,直接轉回了路口。

路口上那三藏正在念著《多心經》呢,就被那妖怪一把給拿住了,讓他給駕著長風捕捉走了。

那妖怪把唐僧擒拿著來到洞口,按下狂風,對把守洞門的小妖說道:“你去報給大王說,前路虎先鋒捉拿了一個和尚,在門外聽令。”

那洞主就傳下令來,叫道:“拿進來!”

那虎先鋒,腰裏撇著兩口赤銅刀,雙手捧著唐僧,走上前跪下道:“大王,小將不才,蒙受鈞令被差往山上去巡邏,忽然遇到了一個和尚,他是東土大唐駕下禦弟三藏法師,要上西天拜佛求經,被我給擒拿來了,現在給大王奉上,聊聊當做大王的一頓飯食。”

那洞主聽聞到這些言語,吃了一驚的問道:“我聽到前麵有人傳說:三藏法師乃是大唐國奉了旨意去取經的一位神僧,他手下有一個徒弟,名字叫做孫行者,那孫行者神通廣大,智力高強。你是怎麼能夠把唐僧給捉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