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看後,於是就把這表扔給群臣去商議。
這時宰相蕭瑀,走出來叩頭奏道:“佛法興盛於多個朝代,弘揚善抑製惡,暗中幫助國家,沒有道理去廢棄。佛,是聖人的意思。非議聖人的人是沒有法紀的,請陛下用嚴刑來處置。”
傅奕跟蕭瑀辯論,說道:“人的禮本來就是用來事親事君的,而佛是要背離親人出家的,以個人來對抗天子,用父母給的身體來違背他的親人。蕭瑀你不是出生於空桑的,卻尊崇沒有父親的教派,正好是所說的那個不孝的人沒有親人啊。”
蕭瑀這時隻會合掌說道:“之所以要設立地獄,正是為了這個人啊。”
太宗宣召太仆卿張道源,中書令張士衡,詢問他們那佛事營福應該是什麼樣的。
兩人對答道:“佛在於清淨寬仁饒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稱讚大慧禪師的幽遠,眾人曆代供養;五祖投胎,達摩現象。自古以來,都說三教至尊而不可毀壞,不可廢除。跪求陛下聖鑒明裁。”
太宗聽了很高興的道:“你們說的合理。再有說沒佛的人,那就有罪了。”
於是就派遣魏徵與蕭瑀、張道源,負責邀請各位有道的僧人,從中選舉出一名有大德的行者來做壇主,建設“水陸大會”的道場。眾人都磕頭謝恩後離開。
自此以後,就出了一條法律:但有毀僧謗佛者,斷其臂。
第二天,魏徵他們聚集眾僧,在那山川壇裏,逐一的從頭開始檢查選舉,選出了一位有德行的高僧。
他就是玄奘法師。這個人自幼就是和尚,打出娘胎出來就開始持齋受戒,小名叫做江流兒。他的外公是當朝一路總管殷開山,父親是曾經的狀元郎陳光蕊,現在的文淵殿大學士。
他不愛榮華富貴,隻一心喜歡修持寂滅涅槃。魏徵他們查到陳玄奘出身來曆又好,德行又高;佛藏的千經萬典,他沒有不通讀熟悉的;佛號仙音,他也沒有不會的。
魏徵他們把陳玄奘引領到了禦前,揚塵舞蹈,參拜太宗後奏道:“臣等承蒙聖旨,選出了一名高僧是陳玄奘。”
太宗聽到他的名字,思考了半天道:“可是學士陳光蕊的那個兒子玄奘嗎?”
江流兒叩頭道:“正是臣。”
太宗歡喜道:“果然選舉的不錯,實在是個有德行有善心的和尚。朕就賜你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的職位。”
玄奘磕頭謝恩,拜受了大闡官爵。太宗又賜給他一件五彩織金袈裟,一頂毗盧帽。讓他用心的再次拜訪明僧,安排眾僧人班首次序,書辦旨意,前去化生寺,選定吉日良辰,開“水陸大會”演練經法。
玄奘拜了兩拜後領了旨意出來,馬上就來到化生寺裏,聚集眾僧,打造坐禪的床榻,裝修功德,整理開會時的音樂。
選出大大小小的明僧一共有一千二百名,分派為上中下三堂。各個佛前,物件都準備的整整齊齊,各個僧人做事次序安排的井井有條。
選出來本年的九月初三為黃道良辰,可以開啟做個七七四十九日的“水陸大會”。
陳玄奘就寫好表去申奏,太宗準了。到了開會那日,太宗會領著文武百官、皇親國戚都來赴會,並拈香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