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站在廣場上,無神地望著地上的那些麵目全非的屍體,沒有懼怕,也沒有什麼不適,仿佛一個路人看了一場莫不關己的風景。此時,已經有甲士在收拾那些無人認領的屍體。向古歎了口氣,微微自嘲一句:“龍舌吻,難道隻是一個笑話麼。”說完,不再理會其他人,轉身離開,身邊跟著那位默默不語的安若水……
“唉,小主人恐怕打擊不小,不過他已經有師傅了,何必來參與這測靈呢?”天丐幫老幫主望著那略顯落寞的身影,囔囔自語,其實他心中一直有一個秘密,對於這個秘密他曾發誓,會帶著入土,而這個秘密也與他會認一個七八歲的孩童為主的原因。
“父王,能不能幫下小恩公,實在不行,我就不去了,讓給小恩公吧!”智賢王之子望著向古遠去的身影,對身邊的智賢王說道。
“黃鶴,你聽著,父王我傾盡財產也隻能幫你進去,這是一輩子的大事,馬虎不得,關於向古小友之事,你就不用操心了,父王我會護佑他到老死,此事不要再提!”智賢王板著臉說道。
智賢王之子第一次聽到父親喊自己的本名,一愣,但是望著父親堅毅而又不容置疑的眼神,黃鶴低下了頭,不再言語。
伴隨著測靈儀式繼續開始的半個月時間裏,整個東平國因為三件事鬧得沸沸揚揚,第一件事就是唐騰帝國在天逸國與蠱族交戰,結果敗北,致使天逸國陷落,淪為廢墟之地;第二件事就是東平國接到帝國命令準備從南疆入手,殺入蠱族之地,開始大戰;第三件事,如果沒有上麵兩件事發生的話,必然會是東平國的頭等大事,那就是在測靈儀式中,出現了兩個七八歲的天才,而且最讓心不可思議的是,這兩人竟然是一對兄妹。
當時,向古也在場,他沒有過多的羨慕,他的心很平靜,這種平靜已經超出了這個年齡的表現。他知道即使自己丹田已毀,修真無望,但還是要用命去搏一搏。那對兄妹來自東平國西部的一個小城鎮,父母都是商人,卻不想,兩個孩子如此爭氣。兄長令石像光芒近七尺,而那妹妹更是了得,光芒已經一丈有餘。這頓時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同時,有兩位天璣宗長老同時進入了東平國,兩人分別來自出雲殿和落日殿,但是兩人自從出現後就一直在青安城的皇宮內不曾外出,直到那兩個天才出現,兩人才第一次現身。最終,那兄長被選進了落日殿,而那妹妹則進了出雲殿。而兩人的父母更是風光一時,東平國國主直接給兩人的父親封了要職。
這一切,向古成了徹徹底底的過客和旁觀者,整個青安城的注意力從向古轉移到了那兩個天才身上。而此時的向古,也不在乎,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暫時擺脫了危險,當然這也隻是明麵上的危險,暗地裏的那些他就不知道了。伴隨著測靈儀式的結束,青安城並未像往常那樣恢複平靜,而是更加壓抑。因為,大家都知道戰爭馬上就要來了。
測靈儀式剛剛結束,那些被認可的人也隨著天璣宗那些修士離開了。那日,隻見青安城上空出現了一麵大幡,此幡竟有數千丈,那些人就踏上此幡而去,遠去之人中包括那位二皇子以及聶鈺,最後竟然還有那位智賢王的兒子。雖然,那位智賢王之子黃鶴沒能測靈成功,但是顯然智賢王花費了大代價,還是讓自己的孩子參與到了修真之中,畢竟,修士之路,乃是大道。至於後麵的路如何,這就不是他一個小小的附屬國王爺所能左右的了。
測靈儀式後的第三天,東平國收到了帝國的指示,讓東平國向南疆進軍,準備全麵發起對蠱族的戰爭。隻是,為了安全起見,鎮遠王聶鉉自告奮勇,決定先帶數人前去南疆試探一翻。此時,國主思考一翻,準了。
第二日,鎮遠王聶鉉、太夫人、大女兒聶柔、廣泰、廣發以及數千禦龍軍從鎮遠王府出發了。同行的還有兩人,向古和安若水。而二夫人以及聶銘、聶風語卻留在王府內,處理平時瑣碎事務。本來向古不想參與此事,他想離開青安城,尋找一些修真門派,希望可以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大道。但是王爺說,可以順道帶著向古回趟曲水寨,向古想想就答應下來。
“公子,在想什麼呢,從王府出來就見你悶悶不樂。”快到南疆的南沱鎮之時,同坐在馬車上的安若水如此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