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從一出生,就擁有一種特殊的神經係統,可以更深入地感知、處理內部與外部的信息,並且擁有更強大的洞察力與覺察能力。
他們很敏感,經常焦慮,情緒總是很難控製,並且患得患失,很缺乏安全感。
普通人可能也具備這樣的感受,但是這群人對於這幾類感受具有更強的代入感。
這種症狀被稱為高敏感綜合征,而這類人群就是高敏感人群。
美國心理學家 Elain Aron 曾用「DOES」模型來解釋高敏感特質:
D: depth of processing 深度加工,對信息過度加工,以至於思緒過多。
O: overstimulation 過度刺激,容易因為一些小事產生強烈反應。
E: 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empathy 情感反應和同理心,對他人的情緒容易理解並受到影響。
S: sensing the subtle 對細微事物的感知,對諸如光線、微小的聲音等都能清晰感知到。
心理學研究表示,敏感並非一種疾病或狀態,而是一種比較穩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征。在我們身邊,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高敏感人格。
而柳夏怡便是眾多高敏感者的其中一位。
其實柳夏怡可以說是一名重度高敏感者了,她敏感到什麼程度呢?
敏感到別人語氣有一絲毫的不對勁,她就會想一想近一周內自己有沒有哪裏得罪過對方,這時候她就會避免和對方再說話,也沒有勇氣去詢問對方。
敏感到獨自走在空曠無人的路上,若是對麵走來一個人,她想的不是對方會不會是壞人,她想的是從對方身邊走過,對方會不會在心裏討論她的發型、她的妝容、她的衣著、她的走姿……所以此刻她走起路來就會顯得非常刻意。
敏感到想要隱藏起來,於是她把自己從頭到尾層層包裹住,不輕易和別人聊天,也不經常和人打交道,她的敏感似乎在同齡人之間體現得更明顯。
往往這類人都擅長隱藏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失控的時候又異常的嚇人。
不過柳夏怡麵對父母可以放下一些防備,雖然也不能全心全意地將自己袒露出來,至少在父母麵前她活得沒那麼累,畢竟是曾經朝夕相處的親人。
其次就是在朋友麵前,其實越是敏感到柳夏怡這個程度的人,就越是想要交朋友,她沒辦法把自己暴露在陌生人麵前,麵對熟知的人是可以的,因為她覺得自己已經大概了解、看透了那些人,她不會對他們看向自己的目光感到多慮。
但其實她朋友並沒有那麼多,因為她沒辦法先開口和別人拉近關係,交心朋友的也隻有一個。
柯晗,一名酒店經理,和柳夏怡是同一個初中和高中的,大學後沒在一個地方,但也時常聯係,後來工作倒是在一個城市了。
柳夏怡是一個怎樣的怪人,柯晗全都知道,並表示理解。
用柯晗的話說就是:這個世界這麼髒亂差,把自己藏起來又怎麼了?
最後還有一個人,他是柳夏怡覺得最特別的存在,因為她看不透他。
看不透一個人,會讓柳夏怡很沒有安全感,這是她覺得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