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幾個駐村幹部來到一個獨居老太太家裏。
“阿婆,你們家今年就脫貧了哦。”
“脫貧了,好,脫貧了。”
這是一位身材矮小的瞎眼老太太,臉上全是汙垢,衣服又髒又破,拄著一根有點彎了的木棍,身後住的土屋又破又髒。
一位年輕的女幹部心虛的又解釋了一遍:“你們孫子大學畢業工作了,所以你們家就脫貧了哦。”
“好,脫貧了。”老太太回答木訥。
院子裏除了老太太住的土屋,還有一棟隻蓋了一層的樓房,但顯然沒人住。
“阿婆,你怎麼沒住在新房子呢?”
“漏水呢,冬天一滴滴地一直淌水。”老太太壓低聲音悄咪咪說,又補充到,“還凍的很,這老炕上我睡著舒坦。”
“你這是危房了,不能住了。”
“好著呢,好著呢,不塌,你放心。”老太太顯然不是第一次聽這個話,笑嗬嗬地回答,生怕來人不信。
“漏水的問題找人看一下,老房子不能再住了。”
“好,好。”老太太口上答應了,但幾個年輕人誰也不信老太太會搬。
“屋裏其他人呢?”
“過年的時候都就回來了。”老太太說了謊,過年時誰會回來她也說不準,肯定不會都回來,“我還有個外孫呢,他經常來看我。我有啥事情,就讓鄰居幫忙打電話叫他。”
“好,那就好。屋裏人都在哪裏呢?”
“兒子媳婦在新疆呢,一個孫子在江蘇呢,一個孫子在四川呢。”
沉默片刻,又有一人鼓起勇氣說:“兩個孫子都工作了,你們家低保也沒有了哦,以後信用社裏沒取的錢了哦。”
老太太聞言,幹癟的臉上明顯的抽動了幾下,她隨手抓住一個人的胳膊追問:“低保不給了呀?多少不給點了嗎?”
“不給了,沒有了。”
老太太失望地鬆開了手,自語道:“好,好。”
幾人走後,老太太李翠香用棍子探路到了花園旁的台階處,然後坐在一個裝了麥草的麵袋子上曬太陽。
貓娃兒在幾年前不見了,沒了小狸貓的陪伴,李翠香更喜歡去外麵找人聊天了。
茂林娘沒了之後,她住過的房子幾年後也變成了磚房,但仍舊是人們飯後的聚集地。幾個家裏沒事的閑人坐在一起,經常看著路人老遠走來,又遠遠走去。有話時就胡吹亂侃,沒話時大家就靜靜曬太陽。這裏也是鄉鄰們的情報中心,大到國家政策小到家庭矛盾,都能在這裏聽到。
李翠香在家裏坐了沒多久,覺得無聊就一手拎著麥草袋子,一手拿棍子探路到了情報中心。
太陽西斜天氣轉涼後,一輛電三輪停在了她家門口。電三輪上下來一個麵容黝黑額頭光亮的中年男人,他走到李翠香麵前彎下腰嘿嘿笑道:“婆,我養的兔子死了一隻,我燉熟了拿了上來,走,嚐嚐。”
“有仁呀?我哪咬得動兔肉嘛?”
“咬不動嗦一嗦,嚐嚐味道,哈哈。”
陳有仁拉起外婆李翠香,一手幫她拿了麥草袋子,一手牽著她回到家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