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計劃生育,大部分家庭隻有一個孩子,河北雖然離北京很近,可能是因為那時通訊和交通並不是很發達,我們那個小村莊,並沒有像其他很多地方發展的那麼快速,計劃生育政策也沒有其他地方那麼嚴格,所以大部分家庭基本上也是兩個孩子居多。
我家兄妹兩個,我有一個大我三歲的哥哥。我的哥哥從小就很聰明,無論學什麼都很快,哥哥出生時長得也很漂亮很可愛,像個洋娃娃一樣,所以家裏長輩從小就對哥哥很是偏愛。
哥哥在上小學期間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每次考試都可以輕鬆拿到年級前三的名次,也因他是男孩,所以父母一直對哥哥寄予厚望!
可能那個年代的農村多少是會有一些重男輕女,小學五年級之前我的學習成績也不差,每次考試幾乎也是滿分,那時學習難度並沒有現在那麼深,也很少有家長成天盯著孩子學習,完全沒有輔導作業那麼一說。
直到上五年級時開始,家裏前前後後發生了很多事情後,家庭經濟條件變得並不是很好,那時我最害怕的就是學校通知繳費,每次遇到繳費問題,父母都會跟我念叨“要不然別上學了,女孩子長大一嫁人,讀不讀書也不會有什麼發展!”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覺得父母偏心。
雖然我沒有哥哥學東西那麼快速,但是實際上那時的學習成績也還可以,班級裏四十多個孩子,綜合排名也能排到中上等,自己也很努力,五六年級時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大隊長,也擔任護旗手一職。可是自己明明很努力了,但是在父母眼中從沒有看到我的閃光點,父母一直認為我學習成績差,卻沒有真正了解過我的成績,依然會經常告訴我別上學了。
從小的偏見,以至於在我成年步入社會後聊起小時候的事,他們對我的印象評價依然是學習成績差,不好好學習,還比較愛哭。對哥哥的評價就是哥哥小時候學習好。甚至我拿出當年佩戴著二道杠的照片時,他們都不記得有那麼回事,也不知道那時我擔任過班級中隊長大隊長,很多年過去我都搞不明白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印象!
之後父母無數次的勸解,小升初時不同意我再繼續上學,那時自己小也沒有能力去抗衡,從小也是比較文靜的性格,在父母再三要求下我同意了。可是在該上學的年齡不去上學,我能做什麼呢?同學的家長和鄰居會問我,這麼小為什麼就不上學了呢?那些時刻我覺得自己很自卑,也很委屈,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這這麼多年過去了,實際上在我心裏並不恨父母的偏心,那個年代我們那個小地方,整個環境就是這樣的,對教育的整體觀念差到了極致,全村能順利升學上完大學的並不是很多,整個村莊一隻手都數不出來,也有一部分同學在四五年時就輟學打工或者幫著家裏幹農活了!
那時上初中是在鎮上的學校,離家大概五六公裏的樣子。升學前學校會統一安排去軍訓一周。開學季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和同學都去了部隊參加軍訓活動。那幾天心裏說不出來的滋味,還是個孩子的我不開心也掛在臉上。發小玩伴軍訓回來後講述了很多軍訓過程中有趣的事情,還送了我幾張軍訓時的照片留作紀念,當時我羨慕極了。
同學們開學了,而我每天在家無所事事,也沒有玩伴一起玩耍,自己躲在家中不願出門,每天看著他們軍訓的照片,暗自傷神,情緒也不是很好,很是難過,總會偷偷躲在房間裏哭泣。
大概開學一周左右的一天,爸爸看出我不開心,爸爸問我怎麼了,那一刻委屈與不甘一湧而出,我哽咽著說“沒事”,父母在我小時候還是很心疼我的,吃穿用度從不會苛待,唯獨對教育方麵有所偏心。爸爸再三追問下,委屈的說出了我心裏的想法“我想上學,我想繼續念書!”爸爸心疼我也不願我受委屈,心疼的說道“別哭了,爸爸給你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