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認識自己情感篇(1 / 3)

第一節

吾日三省吾身

從新思考

“珍惜”這個詞

“珍惜”在步入社會這十幾年當中,一直把珍惜之情深掛於心,對待每一位出現在身邊的人予以珍惜、包容、體諒,以為這樣人生就可以不留有遺憾,殊不知“珍惜”為固執己見當成了擋箭牌。

懂得“珍惜”是對的,隻是我們需要去區分是真的珍惜,還是固執己見不願摒棄那些不屬於我們的人或物。

1. 敢於認識自己的情感

之前我一度認為自己是懂得珍惜的,我是一個不希望給自己留有遺憾的人,我經曆過三次認為自己十分珍惜的感情,自己錯誤的感情觀,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心靈創傷。

第一段感情在2005年——2010年間,2005年的夏季,那時18歲自己還是一位情竇初開的小姑娘,也剛步入社會不久,因為一些家庭原因自己並沒有上大學,當時在某集團公司旗下新開的超市做出納工作,超市籌建初期遇到了兩位比自己大5歲的男孩,那時他們剛大學畢業一年多,其中一位秦虎(化名、北京人、82年),之後成為了我的男朋友,另一位楚恒(化名、北京人、82年),一直到現在成為了我終身的好朋友以及親人(友情中會提到)。

當時自己的性格天真爛漫,性格很開朗,喜歡各種新鮮有趣的事物,也喜歡交朋友,那時每天都是開心的,經常相約八九個同事共同好友一起去玩,其中也包括秦虎在內。

我們認識是在2005年夏季,那時還有一位哥哥級的人物在追求我,時間久了已經不記得叫什麼名字,年少無知的自己那時並不懂感情,因為拒絕給自己造成了一些小麻煩,自己租住的房子沒法再繼續居住。當時秦虎和楚恒一起合住在北京豐台的一所房子裏,出於同事關係,相處的又比較融洽,所以臨時搬去他們那裏,一起上班下班一起玩耍就這麼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

秦虎當時應該是跟大學前女友剛分手幾個月,處於感情空窗期,正好自己也是一個人,就這樣一起生活的那些時光產生了感情,一直開心的過了半年多,2006年我們一起換了一份工作,到了海澱區的一所超市,他的工作一直是做采購,我換了一份導購工作。

80後出生的我們繼承了那個年代年輕人共有的特性,就是所謂的月光族,實際上我們更誇張一些屬於日光族,那時秦虎家在海澱我們工作不遠的地方有一處三居室,我、秦虎、還有一位同事齊佳(男、化名、北京人、73年)(友情篇中會提到),我們三個共同居住在那個三居室的房子裏。

說到日光族確實是誇張了些,那時工資水平整體不是很高,

當天發完工資後除了還信用卡,剩下的錢幾乎一夜之間就會花光了。當時還沒有手機支付,所以那時我養成了一個先花整錢零錢都放到一個盒子裏的習慣,原因自然是為了日光後的一個月打算。每月在發完工資的前半個月整錢花沒了就開始翻盒子裏的零錢,從50元—20元—10元—5元—1元,往往總是在即將要發工資之前的幾天開始數鋼鏰。齊佳比我們大一些,他負責炸饅頭片,饅頭片裹雞蛋蘸白糖吃,那個時候還是比較美味的。

說到這裏提醒大家時代不同從小學習理財還是很有必要的。那個時候有錢沒錢生活是很開心的。沒有贍養父母和養育子女的壓力,每天就是工作、玩、吃吃喝喝,日子過的比較自在。

2006年的秋天,秦虎聽別的同事忽悠說河北某地有一批高腳杯低價出售,另一位同事說有銷路,三人一研究就想做把倒爺,我那時還小不懂這些,秦虎當時說需要籌三萬塊錢,我們那時的生活狀態哪來的三萬塊,他說我不支持他事業。說來那時我們都是太小太年輕,我同一位小姐妹那裏借了三萬塊支持他去做所謂的事業,不出意外的杯子拉回來砸手裏了,他還從他爸爸那裏借了三萬,共計六萬塊打水漂了。直到往後我們在一起的三年多時間除了正常生活開銷,剩下餘錢就是還債。不過那時是心甘情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