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劍花飛舞,幾招下來,李白羽手上和身上又多了幾道劍傷。那個慘不忍睹啊,我早沒關心自己飯碗了,而為這少年安危擔憂起來。然而,李白羽卻連哼都沒有哼一聲。
台下更是寂靜無聲,這雖然是聯誼比賽,但也是非常殘酷的競爭,因為得了冠軍能獲得保送資格,那對未來的走入仕途無疑是塊敲門磚。大賽雖然明確點到為止,但為了分出勝負,隻有選手自己認輸或者明顯落敗後,才能真正結束。
李白羽強自堅持,所以誰也不能叫他停下。白衣少年顯然已經有些不耐煩,木劍掃出,竟然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想以力量震掉對方手中的木劍。
然而李白羽一上以靈活見長,隻是一味躲避,是以白衣少年連劈數劍,都以落空告終。
當下停止追擊,眼露凶光道:“既然你想找死,那我就成全你!”
說著向李白羽撲了過來。
我心想,這回歇菜了,這白衣少年是下了狠心要重創李白羽了。
然而,出乎我們所有人意料,最後倒在地上的竟然是白衣少年,而且是木劍脫手,虎口被木劍劃破。
這下炸開了鍋,這可是翰林學院從未有過的成績,以一敵三全勝,這個戰績即使後麵落敗了,也值得好好慶祝一番了。翰林學苑的學生瘋叫不已,而劉氏武苑的學生,一個個不明所以,連怎到落敗的都沒有看清。
我眼睛雖然一直未離開擂台,但也沒看到李白羽到底用什麼方法打敗了對方。
接下來的比試更是讓翰林學苑的學生瘋狂。
但見李白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渾身戰鬥力猛漲,眼睛射出兩道精光,威風凜凜地站在擂台之上,等著劉氏武苑的選手上台。
短短不到一炷香時間,李白羽接著又連敗了劉氏武苑的6位選手,而且隻用了一招,同樣的一招!
這些選手可都是劉氏苑苑的佼佼者,也全都是門名旺族之後,平日裏從來都是隻勝不敗的主,想不到這次代表學苑出戰竟然都敗了,而且敗在一個無名小子手中,原本都想為學苑爭光,現在成了為學苑丟臉,那些人都是咬牙切齒,對李白羽怒目而視。
現在隻乘最後一位劉氏武苑的選手,據說也是最厲害的一位選手。
李白羽連勝幾場,也是頗為得意,畢竟自己打敗的這些人,看樣子都是達到了凡劍五六重的劍者。
我在台下基本也是激動非常,你丫的啊,看來李白這兒子還真了得,那話咋說的虎父無犬子嘛。
當下劉氏武苑最後一名選手登上擂台,這少年身穿藍色長袍,袍上珠光寶氣,手上還戴有翡翠圓環,一看就是出身顯貴之家。這少年一登台,武氏學苑那些像鬥敗的公雞樣的學生,立刻眼睛放光,顯然他們對這位老大充滿信心,台下竟然有人喊“打殘那小子。”劉氏武苑的學生再一次呼喊起來。這長袍少年,腳步沉穩,太陽穴鼓鼓的,顯然已經至少達到了凡劍九重,或者已達到貪劍的境界。
後來我才知道,唐朝流行劍仙之說,將劍者按劍術境界劃分為10個等級:奴劍、凡劍、貪劍、嗔劍、癡劍、道劍、聖劍、帝王劍、仙劍、無劍,這10個等級前9個又各自分為9重。
一般人能練到貪劍第9重就已經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了,而隻有極少數的人能進入嗔劍,隻有極少數人中的天才能把劍練到癡劍的程度,而隻有極少數的天才中的天才能達到道劍的境界,聖劍就更少了,據說幾千年間隻有兩個人以劍證道,練成聖劍的人,一個是老子,另一個則是一位無名劍客。
後四種劍境,具說隻有神仙才會。如莊子在《說劍》中增有一斷描述帝王劍的話:“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愕,晉衛為脊,周宋為譚,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製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
我的丫啊,這樣的劍法一用比9級地震還利害,李丫不得不服了,不服一用就讓你找不著北,不但找不著北,估計骨頭滓子都沒有了。仙劍的話就不是人了,丫都成仙了,那就是無上的存在了,凡人見了隻有跪拜磕頭,求丫保佑多福多壽。那無劍就更不知道是什麼變態玩意才能練成,估計得想象一下神仙上麵是不是還有神仙。
現在,李白羽去正在和一個達到凡劍9重的劍者鬥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