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誤打誤撞(1 / 2)

二一〇〇年,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機器人在藥品研發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不再需要放療、化療技術。而是采用基因改造技術——精確識別癌細胞並將其殺死。

人類進入無癌元年。

經過多年的臨床試驗,這項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以至於大多數國家已經開始在孩子出生時就為其播種由A國研發的名為“塔瑪”的防癌疫苗。

各國政府為了鼓勵人民積極接種防癌疫苗,使出了渾身解數,各種優惠政策層出不窮。

有的國家推出接種疫苗“零元購”活動——接種了疫苗的人,可以選擇任意一個商場,對商場內的商場進行洗劫,如果被警察逮住就會支付所有搶到的物品的費用;有的國家接種疫苗免除服兵役;有的國家接種疫苗送配偶——自主挑選沒有接種過疫苗的同性或異性配偶;有的國家接種疫苗送動作片演員一日女友體驗卡;還有的國家接種疫苗送大白菜,大潘的國家接種疫苗送雞蛋、送牛奶。

大潘的國家是C國,C國政府對藥品的監管力度強。畢竟疫苗的核心技術在A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鋪”,如果A國在藥品上做手腳,可能影響的是整個國家的命運,政府在這種重大事情的抉擇上還是相當謹慎。

大潘是個會權衡利弊的人,他是C國少數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因為他怕疼。他覺得挨一針給一盒雞蛋或者一箱牛奶不劃算。他希望自己國家能像R國一樣送配偶,再不濟像J國送女友體驗卡也行,這樣誘人的條件才會讓他忍痛去接種疫苗。

伴隨著疫苗的普及,全世界的癌症患者數量基本清零。C國看到疫苗徹底普及,也將癌症藥物移出了醫療保障報銷部分,也開始大力推廣“塔瑪”疫苗。

人類在二十二世紀初終於攻克了困擾自己幾個世紀的難題。

無癌五年,全世界的人均壽命已經達到了九十歲,就連極度貧窮的非洲人民也能活到八十多歲了。但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隨著疫苗“塔瑪”的更新迭代,新生兒的智力變得普遍低下。全世界的醫生也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後來陸續發現疫苗內的改造基因片段會遺傳給子代,並在子代個體內攻擊其大腦。在利益的驅使下,以及A國強大的輿論公關能力的保護下,使得疫苗問題一直沒被重視。

終於在這一年各個國家的新生兒智力低下問題越來越明顯,且數量巨大——每十個新生兒當中有九個都是智力低下,還有一個壓根沒有智力。

各個國家的醫學專家也都集體地良心發現:將A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鋪”生產的“塔瑪”疫苗遺傳子代並攻擊其大腦的事情公之於眾。

礙於A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和輿論掌控能力,其他國家隻能進行譴責;進行示威遊行;還有些國家的人民甚至不知情。

誠然人類的壽命得以延長,確是以一代新生兒智力低下為代價換取的。人類生育率急劇下降,且沒有任何恢複的跡象。

無癌十年,人類社會已經步入青黃不接的階段,已是中年的大潘仍然在一線城市幹著早九晚九一周七天的工作。接種了疫苗“塔瑪”的新一代人類智商普遍堪憂:十多歲的孩子都有“屎拉褲子”的習慣;沒斷奶的也大有人在;地鐵上、公交上、馬路上的孩子們都穿著紙尿褲;垃圾分類也把紙尿褲單獨弄成一類。

整個社會充斥著死氣沉沉和呆呆傻傻的氣息。無癌元年的青少年已經成了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大潘在B城也混的風生水起——當上了項目經理,帶著一幫“紙尿褲”青年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