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叫陶習習(1 / 2)

我叫陶習習,今年十六歲,是名馬上升高一的學生。

特長的話,除了畫畫看得過去外,其次是學習成績稱得上優異,雖然不是年級第一,但也在年級排名前三十內。不知道你們感覺怎麼樣,反正我是覺得還可以。

沒有自誇的意思,畢竟這是事實。

至於我的性格嘛……活潑不內向、穩重不調皮、大方不吝嗇、能吃不挑食,好,過。

身高體重一律保密,也過。

介紹完自己,來講講我的人生吧,可我身上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亮點,所以先說說我的父母吧。

在上學時期,每回以《我的媽媽》為題目寫一篇作文時,我永遠都是以這樣一段話作為開頭:

我生來背負兩種命運,幸運的是,我有一個愛我的爸爸,他給了我安定的生活,陪伴我成長,看著我長大,這看上去很美好。然而不幸的是,從我哭出聲的那一刻起,“媽媽”一詞,將會以各種各樣形式出現在我的生命裏,唯一的缺點是,那都不是真正的她。倘若你問在我心裏,媽媽會是一個怎樣的人?那我一定會堅強地告訴你,我的媽媽是個偉大的英雄。

小時候爸爸常常教導我,說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因為她生了我,盡管這份偉大隻為我付出過一次,但足夠讓我去看嶄新的世界,享受精彩的人生。

爸爸說,我可以忘了他,但絕對不能忘記我的媽媽,是因為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她用生命換來的。

我謹記爸爸的話,到後來,這也成為我心中的一道坎。

她生了我,可我卻好像奪走了她的未來。我也是個女人,有些事情通常隻有女人才能明白,而往往“明白”的含義,卻沒有它本身那樣通透。

人越大反而想得越多,該想的不該想的,總忍不住操心一遍。

記得以前周圍鄰居謠言說,爸爸是個癡情種,妻子走了那麼多年也不再找一個,一個大男人帶著女兒一起生活,沒有女人的扶持怎麼行?天天忙著外出掙錢,完了回家還要照顧孩子,不說性別,光是吃穿用度都有夠受的,一個人哪裏忙得過來。孩子也是可憐,那麼小就沒了媽,這以後的日子怕是除了吃虧就是吃苦。

要怪就怪命不好。

每次他們一說起關於我家的事,我總忍不住去偷聽,盡管他們說的不是好話,可我還是希望能從他們嘴裏,多聽到一點關於我媽媽的蛛絲馬跡。因為我實在是太想媽媽了,家裏甚至連她的一張照片也沒有,我隻能對照著鏡子,努力幻想媽媽曾經的模樣,因為爸爸說,我長得很像年輕時的她。

那段時間我常常抑鬱寡歡,天天想著要是自己沒有出生該有多好,這樣爸爸不用承受失去妻子的痛苦,而我也無需經曆人間的離合,不管怎樣都會比現在過得好。

我也常默默流淚。

爸爸是個好強的人,他從來不向我訴說他的辛苦與不易,一直埋藏於心底,隻偶爾疲憊過了頭,勉強才能從麵上看出來,誰問都說沒事。

我隻能自己去想,想著想著,思想逐漸偏移正常路線,情緒也慢慢消沉下來。記得那個時候的我好像,情緒稍微沒控製住,連自殺的心都有。

是不是聽上去很幼稚?我也這麼覺得,畢竟那會年紀小嘛,風一吹就到,不是哭就是鬧,跟提前步入更年期似的。

年紀小其實還有一點好處,可以對大人無休止的撒潑耍賴,我以前經常用這種方式詢問爸爸,讓他告訴我他和媽媽曾經的經曆過往。

問他,

媽媽是個什麼樣的人?

你們年輕時是怎麼認識的?

我長的是否真和年輕時的她有些相像呢?

休息之餘,他是不是和我一樣常常想念著她?

爸爸對此從一開始的隻言片語,到後來隻字不提,再然後拿我的成績當擋箭牌,直到沉默不語,無論我怎麼任性詢問,他再也沒開過口。

而這件事也漸漸隨霧消散。

我為此難過很久,久到我自己都忘記了我為什麼會那麼在意他們的從前,那些和現在的我明明沒有任何關係啊。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穩重起來,不再繼續熱臉貼冷屁股,因為沒有意義,爸爸如果想說,他早就告訴我了,不會像之前那樣躲躲藏藏,不願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