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時也命也,機不可失(1 / 2)

下山之後,馮霖和典韋便帶著錢財回到了家中。馮霖開始思考,既然已經有了錢,那麼他是否應該在樂平購置一塊地呢?最好是城外的土地,這樣那些黑風山上的人們也可以過來,也算給他們一個交代了。

經過一番權衡,馮霖決定在樂平縣購買土地。接下來的幾天裏,他時不時地跑到樂平縣與那些掌櫃們閑聊。幾天下來,幾人已經變得相當熟悉了。有一天,馮霖問道:“掌櫃的,不知這樂平縣中是否有人要出售土地或宅院呢?”他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他迫切地想要發展自己的勢力。而要建立勢力,首先就需要有土地。根據曆史的記載,不到兩年時間就會發生黃巾之亂,屆時天下將大亂。要在亂世中生存,就必須擁有相當的實力。

掌櫃的並不知道他心中的打算,聽到對方有此一問後稍作思考,眼睛一亮說道:“其實有那麼一戶人家,一戶士族決定出售土地。”

馮霖不禁興奮起來,連忙追問道:“那太好了!隻是對方為何要賣地呢?”掌櫃的回答說:“聽聞他們是要到洛陽去買個官兒,但手上錢財不夠所以要賣地。”

馮霖點了點頭,心中暗自琢磨著東漢末年買官賣官成風的現象。漢靈帝更是將各官職明碼標價,公開出售。於是,他繼續問道:“掌櫃的,不知對方手中有多少土地,大概需要多少錢呢?”

掌櫃的略加思考便回答:“他隻是一小士族,隻有不到兩千畝田。他們因為急需用錢,所以用兩千金差不多能夠買下來了。”聽到這個價格後,馮霖不禁暗自感歎:擁有兩千畝田竟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士族!那麼那些大氏族究竟該擁有多少田地呀?馮霖心中湧起一股好奇,他決定深入了解一下東漢末年的土地買賣情況。於是,他開始四處搜集資料,詢問當地的人,了解當時土地的價值和分配方式。

經過一番調查,馮霖發現東漢末年的土地買賣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一大問題。由於買官賣官的盛行,許多有權勢的人通過購買官職來獲取更多的土地,而普通百姓則因為無法獲得官職而無法擁有自己的土地。這種現象導致了土地的不均衡分配,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

馮霖進一步了解到,東漢末年的土地買賣並不完全按照實際價值進行交易。有些地方的土地被高估,而有些地方的土地被低估。這種不公平的土地交易使得一些有權勢的人可以通過購買低價的土地然後高價賣出,從而獲取巨額的利潤。

馮霖還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在東漢末年,土地的買賣並不是簡單的個人之間的事情,而是與政治權力緊密相連。一些官員和豪強通過購買官職來獲取更多的土地,然後再將這些土地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其他有權勢的人。這種土地買賣的方式不僅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也使得官員和豪強之間的聯係更加緊密,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馮霖深感東漢末年的土地問題對社會的影響之深遠。他意識到,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社會的不平等將會越來越嚴重,人民的生活質量也將無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