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西北,天氣依然寒冷,不時有雨夾雪來襲,再加上連日不斷的沙塵暴,那真是要多糟糕有多糟糕。
而與此同時,白石縣各單位、各小區的暖氣也湊熱鬧般戛然而止,屋外是霧蒙蒙、土塵塵、冷颼颼的二杆子天氣,屋內更是冷得瘮人,老米叼著一支煙,獨自坐在陽台上,瞅著窗玻璃上那一綹一綹風雪留下的土印子發傻,唉!這青黃不接的鬼天氣,正是這西北邊陲小鎮最難熬的時日。
煙灰長長地掛著,在一圈圈的煙氣的包圍中鶴立雞群,突兀地驕傲著,可是好景不長,隨著老米微微欠身,便嘩啦啦墜落下來,粉碎在老米隻花了89元淘來的打折西褲上。
可老米並未在意,依然悠悠地吸著,煙灰也重新在不斷幻化的煙圈中變長、散落…
其實,老米是個很開朗的人,平時也很少這樣獨自吸煙,隻是,最近發生的好多事情,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故事還得從新校長上任說起。
老米所在的學校有個名不副實的名字,水灘中學,是一所村中學。
說它名不副實,是因為這裏的村莊都喜歡用灘來命名,比如:高灘、白灘、奶奶灘、茨灘、大灘、方灘等,而且每個名字都有一點來曆和說法,像高灘,就是因為最初這有一戶姓高的人家在此坐落,並繁衍子孫,因而,現在高灘的住戶大多姓高。
像茨灘,是因為以前雨水充足的時候,這裏白茨叢生,甚是壯觀,所以得名。
可是,這個有著三四百戶人家的村莊,卻是白石縣最為幹旱的地區之一,既沒有姓水的人家來開創,甚至全村也找不出一戶姓水的人家,更沒有足夠用來命名的水源,隻是村東頭有一處土夯的被稱為“墩”的古烽火台。
對這個名字,老米一直很不解,但又懶得去查詢,隻是臆斷,這大概是因為此地缺水,人們希望有水才取了這麼一個名字吧。
但不管怎樣,水灘中學卻是由來已久,已有百年曆史,在縣上的中學裏算是首屈一指的了,不僅如此,水灘中學的教學質量也一直是穩居全縣之首,因而,不管是水灘中學的老師還是學生,走在外麵都是趾高氣昂的,仿佛這裏的老師都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或者經驗豐富的名師,這裏的學生都是以後要上清華、複旦的料。
不過,老米雖沒有名校畢業,隻是個省城師範畢業的大專生,但從教20多年,確也算得上是水灘中學,甚至白石縣的名師了。
其實,老米原名米加一,因為形象瘦小精短,人又是出了名的摳門,所以老師們都喊他:“加二、二二。”
後來連學生也跟著叫了起來。
“老米”的外號是這幾年才得的,大概是因為教書時間久了,又加上經常伏案工作,背竟駝了起來,捎帶連頭發也漸漸稀疏,大有禿頂的可能,但老米也有個習慣,就是上課總是昂著頭,用別人的話說是目中無人,而老米的解釋是,這樣才會完全釋放,讓課堂激情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