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遙清出發的時候,池夫人也被接進了宮中。督戰使是禁軍副統領,二皇子的大舅舅,王勵錫。帶著幾個兒子將池遙清前後圍著,看似保護,實為監視。
一路向北奔去,普通戰馬實在無法與池家的寶馬相比較,兩三天以後,眾人的馬匹皆慢了下來,池遙清這才找到機會向暗衛發令,幾人搜尋明王下落,幾人前往北關先與父親見麵,另幾人喬裝回京城,探查宮中究竟如何以及保護母親安全。
到了吳城以後,王勵錫終於找著機會將池遙清的馬毒殺,換上普通馬以後,才避免被池遙清甩在身後。
在吳城點軍以後,大軍又向北去。
王勵錫的二兒子王文泉再也按耐不住,開始譏諷起池遙清來。
\\\"平北將軍如今終於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了,不知道把明王和您父親抓回來後,這武威大將軍的帽子是不是就到您頭上了。哈哈哈哈……\\\"
池家與明王母家已是幾代的姻親關係,池遙清自然也和明王關係親近,甚至傳說明王還因為與池遙清關係親近,拒絕過與王家的親事。
如今皇室有一女四子。大公主榮明雯是庶出且身體不好,從小就和自己母親秦昭容在京郊佛堂,秦昭容母家沒落,自然沒有人關注這位公主。二皇子榮明華的母親王勵雅乃是當今皇後,大舅王勵錫從武,位禁軍副統領,二舅王勵新從文,是戶部侍郎,外公王尚是尚書令,王家滿門可謂是風光無限。三皇子榮明禹母親生下他時就難產而亡,養在皇後膝下,自然是以榮明華馬首是瞻。母家有一個表叔任刑部郎中。四皇子就是榮明庭,母親是悅貴妃,她的妹妹嫁到了池夫人的母家,文官清流榜首晏家,每一代帝師都出自晏家。五皇子榮明鏡還未成年,賢妃母家雖近年來多有得勢,但顯然摻和不了奪嫡的大事中了。
京中二三四皇子鬥得如火如荼,四皇子以一敵二也多有勝出,甚至因為背靠武威大將軍府,連武將中也很說得上話。三位皇子鬥了多年,突變就在前年,南城水澇瘟疫,榮明庭與池遙清平定以後,聖上竟然不再向以前一樣給些賞賜就得了,封了榮明庭為明王,也不必就藩而是另賜京中豪宅。這之後榮明華就不再是隻搶奪朝中地位,而是多次向明王下殺手。
池清遙背上有一道從右肩到左腰的疤痕,就是替明王擋的劍,肺上一到秋冬便如同八十老叟般呼哧呼哧的喘氣也是替明王祛毒耽誤治療又落入河中凍過的後遺症。
連日奔波本就疲累,在吳城又與暗衛接上頭,暗衛幾經搜查,並未發現明王蹤跡,倒是發現二皇子府的侍衛從北關向京城沿途打掃痕跡,分明就是在抹去明王回京的痕跡。去北關的暗衛還未回來,不知北關情況如何。
池遙清並無心情回應王文泉,王文泉見狀又奚落幾句,說池遙清現在不比以前,也沒有明王撐腰,當心被明王連累等等。
池遙清心裏火急火燎,這一次正是因為出發前二皇子給明王使絆子,他留下來抵擋,隨後再去北關,不料引發舊疾,榮明庭不許他去北關,又因為明王是跟自己父親一塊出征,父親戰場經驗豐富,更能護住榮明庭,所以才第一次沒有與榮明庭一塊出征,不曾想就這麼一次,明王和將軍府都落入了二皇子的圈套裏。
池遙清雖然知道榮清庭可能殞命在京城與北關的路上,但是沒有見到他派去榮清庭身邊的暗衛長,心裏也是存了一分希望。
就這麼一路到了北關,進入北關範圍以來,的確如池父信中所言,天氣及其寒冷,剛養好的身體一下就開始哆嗦。王勵錫不知出於什麼心思,給池清遙搞了一輛馬車,讓他在馬車中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