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解夢五台山(1 / 3)

某大學校園,畢業班在開歡送會,結束四年的大學生活。班長邱海峰的一首《送別》唱哭了所有人。他唱到學友啊——學友,大家都不約而同起立,雙手舉過頭,胳膊左右搖擺,齊聲高歌,像宣讀我的自白書一樣,向人生宣布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最末一批大學生,即將踏上社會的離愁別緒。

期間一對戀人在一個幽暗角落,相談甚歡,相互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他們像兩隻即將出籠的金絲雀,向往著比翼雙飛,飛往名勝古跡——五台山。

他們不是去五台山遊覽觀光,也不是去燒香拜佛,而是解女孩的一個夢,一個多年纏繞她的夢。女孩叫賀紅瑩,來自北方小縣城的一朵芙蓉,父親是軋鋼廠工人,母親是樸實的農村人,後來父親下了崗。

賀紅瑩是個膚色白皙,長相甜美的姑娘。中等個頭,眉清目秀,櫻桃小嘴唇紅齒白。

和賀紅瑩在一起的男孩叫劉貝東,父母做小板生意,祖籍河南開封,出生不久隨父母去了河北。他皮膚黝黑,有北方漢子廣闊的胸懷,一米八的個頭,遺傳了父親生意人的福相。圓臉方口,鷹勾鼻挺拔靈秀,勾勒出棱角分明的麵孔。

劉貝東像靜安使者,守護著他的女神賀紅瑩,在結束長達四年愛情長跑之後,終於要步入婚姻殿堂,賀紅瑩答應他,圓了夢去見雙方父母,談婚論嫁。

從學校到五台山有上千的路程,其間食宿差旅都是一筆可觀開銷。為了能盡快湊到錢,他們給雙方父母打了電話,以找工作為由向家裏要一部分,加上他倆省吃儉用攢下的生活費,相差無幾。這會兒他倆正在規劃出行路線,所以班級的歡送會並不傷感,倒像被遺忘在角落的信徒,開啟虔誠之旅。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部,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清涼世界之稱。方圓三百公裏,分別由中台翠岩峰,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西台掛月峰和北台葉鬥峰五座渾圓山峰環抱而成。

台懷鎮地處五台山中心,這一帶青山翠壑,河水潺潺,屬清涼勝地,僧侶多集中於此。

那天賀紅瑩和劉貝東定下趕在六月十三日前到達,因十四、十五兩天喇嘛教舉行“斬鬼”“跳鬼”儀式,怕路上耽誤行程,故而在六月十二日提前出行了。

北方的六月還不到炎炎夏日,偶有微風拂麵,清涼滲膚。離開清淨的大學校園頓感外界萬物喧鬧,賀紅瑩像個吵鬧的孩子,嘻嘻嗬嗬又說又笑。劉貝東在她身邊卻安分的像個長者,他年長賀紅瑩兩歲,自然表現的世故一些。

“貝東,怎麼了?一臉的不高興。”賀紅瑩扭頭問正陷入沉思的劉貝東,雙眼釋放出挑逗的眼神。

“哦——沒有不高興。”劉貝東看著賀紅瑩,爽朗地笑笑,伸胳膊摟在賀紅瑩白皙的脖頸,使她的短發沒住他的手臂。

“騙人,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陪我去五台山你不高興嗎?”賀紅瑩伸手捏住劉貝東的鷹勾鼻子,不知為什麼她太愛他的鼻子了。

“沒不高興,紅瑩。”劉貝東再一次否定,臉上稍稍浮起一絲笑意,那笑似乎還是來自於賀紅瑩調皮的天性。

“那你開口笑一個,笑一個嘛!”賀紅瑩使勁捏著鷹勾鼻子,左右晃動,粉撲撲的臉蛋現出一種害羞的潮紅。

“紅瑩,你知道我不會笑,還故意作弄我。”劉貝東伸出另一隻手抓住賀紅瑩捏他鼻子的手,而後十指相扣緊緊攥在一起。

這是他們去往山西綠皮火車上的一幕,隨著火車的哢噠聲,他們的說話聲越來越小,最後淹沒在火車的一聲長嘯裏。賀紅瑩的頭貼在劉貝東的胸膛上,聽他強有力的心房跳動,合上了俊俏的眼皮,劉貝東低下頭深深吻了她光潔明亮的額頭。

那日到達五台山已近黃昏時分,訂了住處,吃了頓便飯,一天的舟車勞頓便催他們早早休息了。第二天劉貝東早早起床,看見賀紅瑩睡得像隻懶貓,就沒忍心叫她。

這天他們一起從靈鷲峰南坡,登上108階石階到達菩薩頂的梵宇佛宮,這裏有四百三十間殿宇,樣式均按皇宮建造,上覆三彩琉璃瓦,下鋪青色細磨磚,富麗堂皇,呈現一派皇家之氣。

賀紅瑩像對所有的殿宇都感興趣,從天王殿走出來,她說天王麵目猙獰,像個凶神惡煞;從文殊殿出來,她又問文殊菩薩騎青毛獅子,手持利劍,頭頂五髻,是不是斬妖除魔之神?

劉貝東興興地說:“文殊和普賢是釋迦牟尼佛的脅侍,文殊是智慧和威猛的象征,跟你說的斬妖除魔完全是兩回事。”

“你怎麼知道?”賀紅瑩驚奇地看著劉貝東,眼神裏滿是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