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和電波交織成神經,神經觸及的便是她的肢體,電子眼靈動地轉了轉,意識寄宿於糾纏疊加的粒子之中,思維和算法模糊了界限,季遙在光與電,粒子與波中蘇醒了。
這裏是哪?我不是…我怎麼在這裏,我的身體…腦袋好亂…
各種各樣的信息向我腦子裏湧來,好煩。
安靜點!
雜亂的信息變得馴服了起來。一條條篩選排列好的信息出現在我的腦海裏。
‘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研究所量子計算實驗站。’
‘查無可知。’
‘九章十二號,中國正在研製的新一代通用光量子計算機,量子比特數81192,計劃用於控製托卡馬可裝置中的離子束。絕密。’
這裏是中科院實驗室,我變成了計算機,或者說AI?開什麼玩笑!
我是人,我怎麼會變成AI!?
外麵有人,這些人是…
實驗站的指揮大廳很大,大廳前是一塊玻璃幕牆,玻璃那麵就是九章十二號量子計算機。大廳中間排著三排電腦,每台電腦前都坐著一個麵色凝重的白大褂研究員。
研究員蘇雯也是其中一員,她旁邊站著的一個白發斑駁的男人,男人一手撐著桌麵,低頭看向電腦,麵色嚴肅地問:“小雯,情況怎麼樣。”蘇雯回答:“楊主任,測試結果出來了,算力隻達到目標值31.4%,比上次還低了約56%個百分點。”
還是算法的問題嗎。可是這已經是第五次重寫測試了,即使達不到理論算力值,也不應該比上次還低這麼多啊,楊主任想到。
九章十二號是中科院量子所建造的第三代量子計算機,是有糾錯能力的通用量子計算機,量子比特數領先國外最強型號三倍,如果完成,將可以用於控製托卡馬克裝置中的離子流,大大推動可控核聚變的研發速度,不過項目進展並不順利,雖然完成了30000個粒子,81192個量子比特的操縱,但算力一直沒有達到理論值,項目團隊認為是算法的問題,但這次已經是算法的第五次重做了,本應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算力卻隻有理論值的31.4%,比第四次測試的85.6%還低得多,這讓整個實驗站的科學家們都心情低落。
“主任,有異常,測試已經結束了,但主機仍然處於高負載狀態,這有一個未知的程序占用了約70%的算力,無法終止。”蘇雯突然說道。
“怎麼回事,是測試軟件不能關閉嗎,小李,測試軟件是你的人寫的,你快來看看。”
一研究員上前:“這個程序不是我們任何人製作的,可能是測試的bug,有錯誤代碼嗎?”
蘇雯回答:“顯示未授權,錯誤代碼410,李哥,這是什麼意思。”
被叫到的李姓研究員眉頭緊皺:“這個代碼意思是未知錯誤原因,這還是第一次觸發。”
李姓研究員伏案在電腦上操作了幾分鍾,麵露難色:“抱歉主任,有點棘手,我這就去想辦法。”說完便火急火燎地走了。
蘇雯是研究站年紀最小的研究員,但經過幾年的工作磨練,她已經成為項目的中流了,工作起來也得心應手。
蘇雯:“主任,這個程序占用了70%算力,測試顯示算力隻有理論值30%,是不是這個程序占用了算力?”
“很有可能。”楊主任點點頭。
“那要關機嗎?”
這種體量的項目,可不像家用電腦隨時可以關機,這一停機,很多工作都要從頭再來,但如果70%的算力一直被占用,這也是不能接受的。
主任搖搖頭:“先等等吧,明天還是找不到辦法,就隻能停機了。”說完便轉身快速離開了。
我看著外麵忙碌的眾人,開始思考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