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林聽石達開說完,沉默了一會。
這時楊秀清說道:“天王一定要三思,現在我們的部隊剛剛與江忠源部廝殺,部隊還沒有修整好,如果這個時候下令讓西王撤軍,那我們就處於前後無路的地步了”。
不得不說,東王楊秀清是一個考慮事情非常周全的將領,太平天國重大的戰役基本都是楊秀清策劃的。
此時的薛林感到了巨大的壓力,沒想到剛一來到這個年代就碰上這麼棘手的問題,聽這幾個王爺的意思,是大多都不同意從長沙撤軍,可是不撤軍,蕭朝貴必死無疑。
薛林畢竟當過兵,知道越是關鍵時刻越不能亂。
薛林想了一會,說道:“剛才你們說的都有道理,可是,長沙是軍事重鎮,清廷不可能輕易讓我們攻取,即使攻取了長沙,清軍也會派重兵包圍我們,那長沙城可就成我們的葬身之地了。”
“天王的意思是一定要放棄長沙嗎?”韋昌輝說道。
“不是放棄,長沙城我們一定會打,但不是現在,你們放心,長沙城早晚屬於我們。”薛林說道。
“那我們該怎麼做,請天王示下。”石達開說道。
“我的計劃是,布置疑兵與江忠源對峙,使其不敢輕舉妄動,這個人物艱巨,南王可兼此重任。”薛林說完看了看韋昌輝。
韋昌輝點了點頭。
薛林接著說:“我與東王親帥一支軍隊解救西王,到時在長沙城外將展開一場鏖戰。”
“這麼說我們是要拿下長沙了。”楊秀清說道。
“不,我的目標不是長沙,是武昌。”薛林說道。
眾人都有些疑惑不解。
薛林是根據現代遊擊戰、運動戰的理論來布置的戰略,不知道適不適用,但薛林認為,當年紅軍就是靠這一係列戰役跳出的包圍圈,具有可行性。
“武昌?”眾人有些不清楚天王想幹什麼了。
“此時西王在長沙城已經激戰近一月,別說我們不想撤軍,就是清廷也斷定我們必取長沙,所以兩湖兩廣的軍隊都已向長沙靠攏,我們可將計就計,擺出一副在長沙大戰的陣勢,而另派奇兵出擊武昌,你們意下如何。”薛林說完看著其他人。
“好是好,隻是有些冒險。”楊秀清說道。
“兵行險著,千裏奔襲武昌的任務就交給石達開兄弟了。”薛林說道。
“小王一定不負天王重托。”石達開拱手說道。
“這是一步妙棋,隻是武昌得手後,我們該怎樣與翼王彙合,我們的主力可都在長沙城下。”韋昌輝說道。
“誰說那是我們的主力,真正的主力部隊是石達開,你的部隊就駐紮在這裏,主動襲擾江忠源,使其不敢輕舉妄動,五日後,你帥軍隊秘密出城直奔武昌。我和楊秀清、蕭朝貴也將在五天後布置疑兵撤出湖南。”薛林說道。
“這麼說,勝敗的關鍵就在於翼王能否順利攻取武昌了,可是我們並不了解湖北的情型,萬一武昌的情況與長沙一樣,那我們可真就全軍覆沒了。”楊秀清不無擔心的說道。
薛林聽完,微微一笑:“翼王的責任是很重大,但你們放心,武昌城必空虛,這個計劃一旦成功,我們可將幾十萬清軍甩在身後。”
“武昌城真的空虛嗎?”楊秀清還是不放心。
的確,萬一石達開攻不下武昌,那就容易遭到兩地清軍的聯合絞殺,兩湖地區就有可能成為太平軍的滑鐵盧。
“我說空虛就一定空虛,不打武昌,我們就止步於湖南,更別說進取中原了,諸王回去準備,兩日後,依計劃行事。”薛林很肯定武昌空虛,因為曆史上說,為爭取在長沙殲滅太平軍,武漢三鎮的軍隊都以南下,隻是曆史上的太平軍在蕭朝貴戰死後進攻的是道州。薛林是提前直接進攻武昌,而且還避免了蕭朝貴部的覆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