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殺不平(1 / 1)

這是殺不平屠的第三戶。

殺不平早年當鏢師,走南闖北,有一身好功夫。後來安心留在村裏奉養母親,那時殺不平不叫殺不平。

殺不平握著刀,隨手甩了甩,然後大步出門。身後屍體或躺或臥,血流成河。殺不平扔了把火,火愈演愈烈,映在眼底,恍然間好像看見母親如嬰孩般蜷著,無知無覺,無畏無懼。

殺不平回村時恰逢喜事。與他同村同齡的兄弟就要成親,聽說新媳婦是仙女一樣了不得的人。被兄弟從河裏撈上來,衣著華貴,舉止不俗,偏偏失了記憶,忘了自己姓甚名誰、家住何處。真算是菩薩親自點化的天定良緣。母親也催他,就說不攀個神仙一樣的可人,也該早早成家,好讓她老人家入土為安。殺不平隻是笑,然後劈柴、挑水,收拾好了就跑進山裏,免得荒廢了武藝,順便給母親抓些野味打打牙祭。

成親那天很熱鬧。殺不平那兄弟真是愛極了,生怕委屈了仙女一絲一毫。鑼鼓嗩呐聲響徹雲霄,殺不平在山裏都聽的真真切切。殺不平隻是笑,然後加快腳步,琢磨著怎麼給兄弟送份賀禮。水是潺潺,風是徐徐,殺不平隻想停在那刻,可惜水也不停風也不停,空留故人恨。

殺不平看見大火往回趕的時候,已經遲了。參宴的賓客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新娘不知所蹤,新郎身首分離,頭在地上翻滾。殺不平看見了他的母親,蒼老瘦弱,蜷在被掀翻的桌旁,血早已流幹。那場景太讓人絕望,以至於後來殺不平越發狠辣,無情無義。

鳴冤鼓響的那一刻,殺不平不叫殺不平,他隻是為他母親、為村裏慘死的幾十口人討公道的普通人。然後殺不平被下了獄,縣令隻說了一句話:“大膽賊人,屠殺村民,死不悔改。”於是殺不平被關進了牢裏,獄卒送他毒酒讓他早日上路,說他惹的是不能惹的大人物。

“人與天鬥,純粹找死。死前做個飽死鬼,也不算白活。”

殺不平沒喝,他打暈獄卒,搶了把刀,拎著酒找上了縣令。縣令那時正摟著小妾快活,殺不平闖了進去,滿身戾氣。小妾走了,殺不平沒管,他握著刀,死死的盯著縣令。甚至不用威脅,殺不平就知道了真相。

那新娘子原是太子的青梅竹馬,早年全家獲罪被抄。太子深情,從青樓中贖出來,日日相伴。後來那女子因太子娶妃賭氣出走,不知怎麼流落民間,機緣巧合之下差點與殺不平的兄弟成婚。太子尋過來後震怒,為保那女子名聲下令屠村,又吩咐縣令,若有人企圖喊冤叫屈,昭告天下,便隨便找個由頭抓起來殺了。

“壯士,那是天家啊!人與天鬥,死路一條!這哪裏是區區下官能左右的,冤枉啊。”

天道不公,天地不仁,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手起刀落,人頭落地,縣令仍滿臉驚懼。樹有曲直之分,人有雲泥之別,待到殺盡天下不平,世道自然清明,此為,殺不平。

殺不平殺了縣令的家眷,殺了所有妄圖粉飾太平的人,這是他屠的第三戶。

殺不平恍惚間又看見他血流幹了的母親。風也蕭蕭,水也迢迢,他轉過身,越走越遠,再沒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