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梟雄末路(2 / 2)

秣陵,孫權麵色陰沉的高坐帥位,下麵的文武臉色也都不好看,各自低垂著頭,一月前接到劉備的求援信,孫權便召集文武議事,一時間支持出兵的和坐山觀虎鬥的爭論不休,雙方各執一詞,讓孫權難以抉擇,而就在此時鄧當敗於甘寧之手的消息傳來,更是讓孫權不敢輕舉妄動!

高順水軍表現出來的實力,讓東吳上下震驚不已,尤其是那些逃回來的士兵所彙報上來的情報,更是大大打擊了東吳的士氣,沒想到高順的水軍不僅訓練有素,而且戰船也如此厲害,新奇的打法更是讓一向自詡水軍無敵的東吳一籌莫展!

此時就連主張出兵的一方也都聲音漸弱,高順在廬江有三十萬兵馬,江夏還有十萬水軍,而甘寧的水軍先部已經到達,更是鋒銳無比,太史慈率領的水軍至少也有二十萬,這麼多兵馬威懾長江,東吳的壓力驟增!

於是大家的討論便從是否支援變成了如何應對高順大軍上來,自然有主張出擊的,與主張議和的,甚至還有主張投降的,不過這最後一個微弱的聲音很快就被一陣謾罵和孫權冰冷的目光所淹沒,大家再次焦灼起來,不過全軍備戰卻是一刻也不敢耽擱的在進行著!

就在雙方各執一詞吵鬧不已的時候,先是趙雲占領荊州,劉備兵敗的消息傳來,還不等他們從震驚中反應過來,獻帝駕崩的消息再次讓江東震動,他們頓時明白,自己的這個盟友已經墮入萬劫不複之地,從此之後,他們就要獨立麵對高順大軍了!

而南郡的求援信更是證實了這一點,江陵三十萬人馬士氣正盛,如果南郡不保,趙雲從陸路進攻,高順從長江水路進攻,東吳如何抵擋兩路夾擊?此時他們忽然發現了劉備的重要性,原來劉備丟了荊州,並不是他們希望的那麼好,雖然除去了一個勁敵,但高順的威脅似乎更大!

此時大家才想起魯肅之言,他們與劉備唇齒相依,任何時候一定要全力相助,但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討論過了劉備之事之後,他們議論的重點再次轉移,對於南郡的留守,再次開始了爭執!

永安城在三日的準備之後,終於勉強湊齊了一些簡單的依仗,劉備親自帶著城中文武和所有士兵,全身縞素來至長江祭奠,為獻帝舉行國喪,許多百姓也都自發結隊前來,在下遊的方向跪地祭拜,一連三日,劉備都在江邊焚香祭拜,似乎要為自己贖罪!

不過這些還是換不來天下百姓的原諒,劉備心力交瘁,加上冒雨趕路,終於一病不起,甚至出現神誌迷惘的狀況,諸葛亮大驚,趕緊命人將劉備先送往白帝城養病,永安留霍峻帶五千兵留守,在此期間,他們又有一千多人逃走,兵力狀況實在慘不忍睹!

白帝城的守軍卻不知何時早已撤走,這裏的一千人原本是益州兵馬,在聽說了荊州變故之後全都退走了,也不知道是自發的還是接到命令,總之一個人都沒有留下,大量的糧草和物品也被轉移一空,他們知道自己守不住白帝城,幹脆便讓給了劉備,反正也不過是一座無關緊要的小城而已,往後還有江州這個益州門戶!

看著空蕩蕩的城池,諸葛亮心中五味雜陳,這無疑證明了益州現在對劉備的態度,本想借助獻帝在手,一路直接進入成都,以劉璋的性格,甚至連劉表都不如,經過一段時間分化,劉備能獨掌益州的可能性極大,但現在沒有了皇帝這個殺手鐧,劉備更是從皇叔變成了****,現在還想進入益州無異癡人說夢,劉璋不派兵來攻打就已經很不錯了!

三軍士氣全無,而現在占領的地方也就永安一個小小的縣城,白帝城雖是要塞,卻並無多少地方,甚至連百姓都沒有多少,要想重新發展,沒有兵源、糧草和一切供應,就算諸葛亮有通天本事,也是一籌莫展,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了資本,何談發展壯大?

到了這個地步,落井下石的人肯定不在少數,更何況高順已經獨占半壁江山,又有了荊州這個可四麵發兵的地方,定然不會給劉備再發展的機會,他們似乎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