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在一夜之間易主,大雨中貼張出來的安民榜文前還是聚集了許多百姓,大家望著這個熟悉卻又感覺陌生的城市,唏噓不已,劉備在荊州的政績很不錯,但高順的名聲一向也很好,他們也不知道這究竟是禍還是福!
掌握了全城防守之後,郭嘉很快便讓士兵去請城中當地的各族代表和官員,現從其他地方抽調官員還沒那麼快,眼下當然還是要靠這些當地的人才行,蒯家是最早來的,蒯良和蒯越全都到齊,再次表明了蒯家的態度!
一番安撫和商議之後,基本上全都暫時沒有太大的變動,而最為主要的勸降和收納各郡縣的任務交給了蒯良,以蒯家在荊州的影響力和蒯良的能力,處理這件事最為妥當!
基本上各郡都是望風而降,劉備都離開荊州了,他們小小的郡縣又怎麼能夠擋住這幾十萬的兵馬?與此同時,那些受災的郡縣在遞上降書的時候,也送來一封請求賑災的書文,沒辦法,既然接管了這些地盤,好的自然要取,壞的也要一力承擔,賑災的事情便交給了傅撰來處理!
天明時分,襄陽城外已經聚集了許多逃兵,這些不顧生死逃出去的士兵又返回來,讓負責城防的高覽大為驚喜,報告郭嘉之後,所有的逃兵全部都集中到軍營之中,慢慢編製!
法正負責接待那些沒有來得及逃走的大臣,一夜變亂,等他們聽到動靜明白過來的時候,劉備已經帶著皇帝逃跑了,一位大臣都沒有帶走,這讓這些老頑固憤恨又悲傷,紛紛詛咒、唾罵一向以仁義著稱的劉備,什麼人麵獸心、竊國之賊不一而足!
這些人大半生跟隨皇帝東奔西走,吃盡了苦頭,基本上已經一無所有,僅剩的便是追隨皇帝的名聲而已,現在皇帝也走了,劉備在新的地方一旦坐穩,一道聖旨下來,他們便一文不值,新的朝廷自然也會形成,不論他們是真心忠於漢室或者皇帝,都已經失去了最後的希望,對劉備的恨自然也就愈加深刻!
但現在事情已成定局,法正安撫了這些痛哭流涕、捶胸頓足的老人之後,便將他們安排在城中先休息,繼續等候消息至於那些謾罵和責怨,法正是一句也不想聽的,劉備是什麼人,他們和郭嘉在一起早已分析得太多了!
關索留守的麥城在一千騎兵到來的時候直接選擇了投降,騎兵顯然不是來攻城的,隻要有點腦子的人都看出來執意不走的關索打得什麼主意,他連同家人以及關平都被送往襄陽,在原先劉備居住的院落安置,除了關興一人之外,關羽一家人團聚,關羽也說不上是欣喜還是失落,終日裏在院中發呆!
大雨在晚上肆意的閃電和驚人的雷鳴聲中停止,一夜之間,天氣轉晴,當朝陽忽然出現的時候,所有人心頭一輕,近一月的雨季,實在讓人憋悶透了!
一大早,早已忍耐不住的商客已經在泥濘中出發,他們囤積的貨物實在太久了,有的已經開始發黴,在雨季和戰爭中,他們不得不暫時停下來,現在終於有了機會,哪裏還會忍耐的住?
與此同時,一個震天的消息也被逃兵帶到了荊州,獻帝一似,那麼多人親眼目睹,劉備的軍心再次出現震動,逃兵又有許多,連夜返回了荊州,有主動到江陵、襄陽投降的,也有幹脆就此逃回家中或隱藏起來的,但這些人都帶來了一個同樣的消息,那就是獻帝已死!
霎時間荊州再次變得風起雲湧,雖然獻帝現在早無實權,但在普通百姓心中,至少皇帝還在,雖然這與他們的生活毫無關係,但這是一個若有若無的精神支柱,而一旦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會人心浮動,有的百姓惶恐之餘,甚至都痛哭流涕,一國之主,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死了,而且連屍體都不見,這在當時,可是罪莫大焉!
郭嘉在得到消息的時候也是怔住了,他實在沒想到劉備連夜帶走獻帝,卻出了這樣的意外,雖然高順現在獨掌半壁江山,但並無自立為王的意思,因為至少皇帝還活著,他們可不想在這個時候招致非議,但現在皇帝忽然死於非難,那這個局勢就變得微妙起來,因為獻帝並無子嗣,皇室似乎絕後了啊!
郭嘉不敢怠慢,趕緊將這個消息傳回洛陽和鄴城,同時也派人向高順送信,現在在江北一帶,已經全是高順的勢力,從新野就可以直接用信鴿往廬江送信,十分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