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家的布莊內,掌故的將一封書信交給蒯越,蒯越拆開一看,不禁眉頭緊皺,並為多說什麼,便從後院離開了布莊,徑直來到蒯家府上,一路上連泥濘、大雨都不上,打傘的下人差點就跟不上他的腳步!
“可有消息?”蒯良也正在家中悶坐,據家丁報告,劉備一整日都在府中沒出來,也不知道搞什麼名堂,他在等蒯越的消息,也是等了整整一日,見蒯越渾身都占了不少雨水,趕緊起身來問!
蒯越輕歎一聲,將書信交給蒯良,蒯良接過一看,隻見上麵隻寫了一個字:等。不由愣住了!
“看來我們主動的太突然了,對方計劃已然周全,此時並不需我蒯家之力!”蒯越坐在一旁,語氣中多少有點失落!
蒯良卻神色穩定下來,言道:“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對方既然肯回信,定然已經知道我蒯家的態度,如此便足矣!”
蒯越暗自歎息,聽著院中的雨聲,無奈道:“為今之計,也隻好等了!”
蒯良默然點頭,並未說話,若不是蔡氏,他們連對方怎麼聯絡都不知道,不等還能做什麼?至於向劉備告密揭發的事,他們從來就沒想過,現在隻好佯裝不知,兩不相幫了!
雖已到夏天,但雨天時間,天色早就暗了下來,蔡氏正在堂中上香,忽然就昏厥過去,大家都知道她前幾日冒雨出城,受了風寒,趕緊抬到後院,劉琮留下來親自照顧,倒也沒有人懷疑這是蔡氏使詐!
上香和一切主事的人便隻剩下了劉琦,身體本就虛弱的他隻能勉力支撐,那些道士先是在家中做了道場,這是最後一次在家中祭奠,所以做的十分冗長,劉琦在堂中跪了近兩個時辰,差點也暈過去,隻好坐在蒲墊上,有一個家丁專門照顧他!
三個時辰之後,總算結束,在當先那個道長的帶領之下,他們開始沿著前幾日送葬的路線往東門走去,這一路上走走停停,不管是遇橋、還是遇河,都要停下來燒香,又是在大雨之中,十分麻煩,到後來受寒的劉琦也快站立不住,都是由那個家丁攙扶著的!
而這些道士更是麻煩,每個人手中都拿著香紙,還有一些祭奠之物,所以絕不能被雨淋濕,幾十個道士身邊跟著更多的劉府家丁,為他們打傘擋風,所以這一行人出行,合起來竟有數百人,長長的走滿了一條街!
巡邏的士兵自然是事先知道的,而且他們要是撞見了,還要冒雨過來燒香祭奠,畢竟劉表也算是皇親,貴為司徒,他們怎麼說也是下屬,哪有不來拜一下的道理?
被那些道士強行叫住兩次之後,守軍之間互相也是有聯係的,尤其是當值的,更要隨時互通消息,所以彼此都傳開了,後來巡邏的士兵一旦聽到哪條街道上金鈴聲響,傳來誦經聲,趕緊躲得遠遠的,誰也不想在這大雨天裏穿著甲胄跪在泥水之中,任由那些道士胡亂誦念一番。
到了東門的時候已經接到了戌時,將近大半夜,百姓早已入睡,而且大雨天也影響了他們看熱鬧的興致,東門的城門道內,道士們再次擺起了香燭,不不能出城到墳上,那這裏就代表了最後一處祭奠之地,家丁們受了雨具,紛紛站立好,劉琦此時早已搖搖欲,麵色發白,他那脆弱的身體怎能受得了這大半夜走走停停,還要不斷磕頭的折騰,早就氣若遊絲了!
東門是襄陽城防守最弱的地方,僅有一千守軍,城上八百人在巡邏守衛,城門道內站立著兩百人,這祭奠之事是劉備事先派人交代過的,所以他們也並未阻攔,隻是沒想到這一頓折騰,居然比下葬的那一天還要晚!
這些不久前換過值的士兵可是知道那些臭道士的毛病的,所以雖然都是在城門道內,還是盡量離得遠遠的看著,後背都貼到了城牆上,但他們最終還是沒有逃過下跪磕頭的命運,隻好捏著鼻子上前。
雖然劉備可以不理不睬蔡氏的折騰,但他們這些士兵可都是荊州兵,哪裏不知道這裏麵錯綜複雜的關係,要是因為自己的一點小事兒讓蔡氏再鬧騰起來,劉備恐怕不介意用自己的小命來平息蔡氏的怒火,就算劉備不出手,蔡家和劉表家中的那些人,也能隨便收拾了他們,所以即使不情願,他們還是依言集中過去跪下來!
不過這些道士還算懂些規矩,守在城門前的兩名士兵並未強求,而是讓他們原地站立著,不過卻有兩名道士走過去站在他們麵前,打著白幡,因為祭拜的方向是城外,看到這麼多人跪在眼前,那兩名士兵其實壓力也很大,見這兩個道士擋住他們,反而心生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