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謀奪荊州(2 / 2)

蒯良言道:“最主要的是,劉備如今被獻帝認可,稱之為皇叔,威望無人能比,若能有一席之地,必定一飛衝天!”

蒯越見蒯良也誇讚劉備,心中一動:“莫非兄長已有決議?”

蒯良問問歎氣:“此事又談何容易?蔡瑁此人雖與劉表暗中較勁,卻對劉備十分抵觸,寧肯自己想做荊州刺史,也不會答應劉備進入襄陽!”

“這……”蒯越也想起了蔡瑁一直以來對劉備的態度,對劉備當初的身份很是不屑,尤其是對覬覦荊州的人,更是深惡痛絕,就算他蒯家人支持,蔡瑁掌有兵權,也是孤掌難鳴!

蒯良卻突然一笑:“此事想必劉備已有判斷,他既能將蔡瑁調離荊州,自然就有辦法將他拖在南郡,你我且先靜觀其變,先看看劉備下一步有何動靜再說!”

蒯越隻好點頭答應,他們為了保住家族和現有的利益,需要一個最穩妥的方法,最好能將這場戰火消弭於無形,至少也不能讓襄陽遭受波及!

“那這封書信如何回複?”蒯越問道!

蒯良想了想,答道:“燒了吧,不用回信,若劉備有了應對之策,自會在派人聯絡!”

如此敏感的時候,蒯良也不想節外生枝,主動與劉備聯係,萬一被劉表的親信發現,就算他真的沒有那個心思,也有口說不清了!

其實蒯良兄弟對劉表明哲保身的態度也有所不滿,當年孫策被黃祖所殺,正是一鼓作氣滅掉孫策,掌控江東的好時機,劉表卻偏偏錯過,如今孫策實力大城,威脅荊州,連江夏都奪了去,算起來,這一切都是劉表惹來的禍端!

如今有一個比劉表身份更合適的劉備就在眼前,蒯良兄弟不動心那是假的,蔡瑁與劉表的爭執,不過是私下較量,但畢竟還有姻親,蔡瑁又極其排外,一旦發現苗頭不對,肯定會立即返回襄陽,這樣一來事情就很麻煩了!

所以蒯良現在要等的,就是劉備對付蔡瑁的方法究竟是什麼?隻要能將蔡瑁拖在南郡不得抽身,宛城距離襄陽又進,一旦時機成熟,劉備進入襄陽並非空談!

而此時的宛城,劉備也正和賈詡商議此事,蔡瑁是奪取荊州最大的變數,賈詡早就分析過,蔡瑁排外,蒯良自保,蒯家可以爭取,但蔡家卻必須要動用武力,先將蔡瑁調離襄陽隻是第一步,讓孫策占據江夏隻是作為威懾,讓荊州這些人先緊張起來!

在襄陽已經順利散播流言,接下來便是謀劃奪取荊州,賈詡知道劉表沒有爭霸之心,不過是愛慕虛榮,貪圖榮華富貴,所以一旦他謀篡的消息公諸天下,劉表便隻有兩條路可走,或惱羞成怒,一怒揮軍來攻宛城,或潔身自好,向朝廷表明自己的清白,保住名譽,而要證明自己並無謀篡之心,就必須入朝麵聖,這樣一來,便可不戰而得荊州!

劉表如何做出選擇,關鍵的人物便是蔡瑁和蒯良兄弟,沒有這兩人的支持,縱使劉表想要一戰,也絕非劉備的對手,所以想要奪取荊州,進入襄陽,拖住蔡瑁和拉攏蒯良兄弟十分重要,蒯良兄弟深得劉表信任,隻要有這兩人相勸,劉表放棄荊州牧來宛城的可能性極大!

而蒯家的態度,顯然還是要取決於蔡瑁的反應,因為蔡瑁手握兵權,一旦他二人向外,蔡瑁返回襄陽,第一個要對付的,便是蒯家,蒯良二人都十分精明,在局勢未明之前,絕不會輕易出手!

所以最關鍵的環節,還是在蔡瑁身上,對付蔡瑁,賈詡向劉備獻了三條計策,其一,暗中聯絡南方山越,許以好處,命其攻打南郡,蔡瑁疲於應付,無暇顧及襄陽;其二,命蔡瑁出兵討伐交州,漢末的皇室威嚴早已不在,孤懸海外的交州更是數十年不曾上貢,就跟消失在大漢一般,這是對皇權的蔑視,絕對師出有名;其三,發旨號召諸侯討伐劉表,如同對付袁術一般,孫策自會從柴桑和會稽出兵攻打南郡!

劉備思索一陣,選擇第二策,勾結外族,一旦事泄,對他的名聲有所影響,而徹底撕破臉皮,攻打荊州,憑白惹來孫策這隻猛虎於他爭搶地盤,劉備更不願意,決定之後,宛城便開始緊張的籌備起來,距離開春,已不到三月時間!

【多謝各位支持,推薦票,收藏什麼的,都別忘了,看看你們的書架,是否忘記加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