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從港內,卻有無數弓箭射擊,頓時死傷了數百人,更讓那副將可恨的是,裏麵的守軍居然在收集他們剛剛射進去的箭矢,反過來對付他們!
換了一撥人馬繼續進攻,他也發現這些守軍並未有多少弓箭,但令他意外的是,第二波進攻也是被弓箭給擋了回來,忽然想起來港口內準備了許多箭矢,就是為了防止有人攻擊,水戰當然一弓箭為主,夏口港內的弓箭也準備了不少!
副將頓時有些猶豫不定,再繼續進攻,恐怕會有更多傷亡,他隻帶了三千兵馬,要是損失在這裏,城中的守軍就更少,但夏口港不重新奪回來,城中的守軍後路被斷,定然心中不安,哪裏能安心守城?
不過很快便不用他糾結此事了,裏麵的程普早已等待多時,看出了副將的遲疑,忽然率領五百精兵殺了出來,那些士兵措手不及,加之程普十分勇猛,一杆槍在士兵中來回衝殺,無人能敵,那副將一看就知道不是程普的對手,隻好無奈撤退!
夏口港不但沒有奪回,還損失了一般的兵馬,副將回到城中,發現士氣更加低落,城中已經沒有諸將,除了他還在勉力支撐,根本就是一盤散沙,但他還是不得不咬牙堅持著,他已經沒有了退路!
派出去的哨馬毫無動靜,不知道是否已經到達襄陽,而從荊州調兵趕到江夏,還要兩日時間,城中不足一萬守軍,他現在唯一希望孫策的後軍能夠慢些到來,或者來的兵馬並無多少,能再堅持兩日,便有希望!
下午時分,江夏東麵煙塵飛揚,遠遠得便看到旌旗蔽日,陽光下亮晶晶閃著光芒的,不是鎧甲就是兵器,孫策率領中軍終於趕到,黃蓋將孫策等人迎到帳內,說了這兩日的情況!
孫策大喜,誇獎了黃蓋一番,果然老將還是可靠,不僅震懾了江夏的守軍,還奪取了夏口港,城中的這些兵力,孫策壓根就沒放在眼裏,尤其是城中並無主將,那些士兵從城下看去,就知道不是精兵!
周瑜言道:“黃祖父子身亡,江夏已是孤城,兵馬不足,無人統轄,取之若探囊取物,然城中之人猶不肯降者,乃是懼主攻之名也,若主公好言安撫城中將士百姓,可不戰而得!”
孫策猛然醒悟,這才想起來自己與黃祖父子的恩怨太深,江夏又是黃祖的地盤,這些守軍怕孫策會遷怒於他們,故此雖然見到城下大軍到來,卻還是沒有投降的跡象,正是害怕孫策和他們秋後算賬!
他與黃祖雖有殺父之仇,但已經恩怨了解,孫策不會記恨城中的守軍和百姓,甚至連城中黃家的人,孫策也不打算追究,隻是守軍不知道孫策的心思,所以一直猶豫不定!
想通了這一點,孫策便命人書寫許多勸降書信,用弓箭射入城中,言明他與黃祖之間恩怨已經了結,所有城中的將士和百姓都與此無關,隻要守軍開城投降,保證秋毫不犯!
書信進入城中,終於開始了騷亂,百姓們議論紛紛,也算放下心來,隻是小心躲在家中等候消息,至於守軍是否會開城投降,並不是他們能夠幹涉的,不管誰當了江夏太守,隻要能讓他們有安生的日子過就行了!
那名副將也收到書信,看罷之後,沉吟不語,他也看出來這些士兵眼中都有希冀,正等著他下令,有活命的機會,誰也不願意去城上送死,就算是守城,他們也沒有信心能夠擋住城外那些鎧甲鮮明的江東軍!
副將歎了口氣,再做抵抗,隻會損失更多人的性命,援軍遲遲沒有消息,他覺得劉表也有可能是放棄了江夏,隻好言道:“事已至此,我無能為力,為了諸位的性命,開城吧!”
朝霞滿天,未等天黑,孫策的大軍便進入了城中,那些士兵果然按照約定,紀律嚴明,並沒有搶劫百姓,韓當負責收編城中的守軍,那名副將指揮得當,孫策封他為偏將軍,在軍中聽令!
安置妥當之後,孫策將江夏城中黃家人全部送走,讓他們返回了荊州,雖然他答應不會傷害他們,但也不能留著仇人的親屬在江夏,得了江夏,又有柴桑隔江相望,兩地遙相呼應,正好可以以此攻取荊州!
孫策向周瑜下了一道將令,命周瑜統管江東整個水軍,在江夏和柴桑訓練,正如魯肅所說,有三江之固,水軍才是江東真正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