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中原動蕩(2 / 2)

先登軍的頭盔經過改良,都有護麵在兩側,而麴義等將校的頭盔,更是護住了眼鼻,遠遠看去,整個頭盔上僅有兩個黑黝黝的圓洞,熟銅打造的護麵,連脖頸都保護起來!

兩道精光從護麵的洞孔中射出,麴義冷冷的看著城上的守軍,袁尚較小的身軀站立最前麵,負手而立,宛若濁世公子,雖然大敵當前,但袁尚還是保持著一貫的矜持和驕傲,他是代表袁紹的,自然氣勢上不能示弱!

轟隆隆!

短暫的停頓之後,在先登軍之後,突然湧出來無數牛車,每輛寬大的車輛都有兩頭壯碩的公牛拉動,車輛之上,是木架和鋼鐵做成的器械,十分高大,看上去如同小型的閣樓一般!

從形狀上看,一半的車輛上裝載的如同箭樓,另一半車輛上卻認不出來,但車輛之後卻還有裝載巨石的大車,堆積如山,正緩緩的來至陣前!

這便是淳於瓊口中的井闌和投石車嗎?城上的逢紀等人暗吸一口涼氣,雖不知這東西的威力如何,單是這個氣勢,也足以讓人震驚,走得近了,便能看出整個車架上的東西,龍骨都用生鐵做成,即使是木架,也用最堅硬的木材做成,又有鐵皮和熟牛皮包裹,十分堅固!

投石車和井闌的準備過程十分緩慢,行動也不便,要是城中有大將乘此機會衝出去,將之破壞,一場為難便會瓦解於無形,但逢紀遊目四顧,卻找不到一人能擔當此任,除了麴義,左右還有太史慈和張頜,而張遼就在遠處掠陣,若有人出城,定是有去無回!

就在逢紀等人的猜測和遲疑之中,城下的兵馬卻在有條不紊的布置著,不多時,投石車和井闌各自依次排列,正好就在一箭之地以外,車輛之前,先登軍上前站立,將其保護在後!

當那些並州軍如同螞蟻般紛紛爬上井闌的時候,城上的弓箭手也屏氣凝神,將手中的弓箭抓得更緊了,因為井闌極其高大,雖不能和城牆持平,但也長差不遠,弓箭手的防守優勢立即消失!

清河城自然要比當時的武安巍峨的多,最然不如鄴城高大,但也是冀州少有的幾座大城之一,城牆用青石修葺而成,堅固穩重,兩張寬的護城河,在陽光下波光粼粼,緩緩流動著,對兩陣劍張弩拔的氣勢毫無所覺!

鼓聲如雷,並州軍獨有的號角聲綿延悠長,在天空中回蕩,一陣陣傳進了清河城中,就連袁紹所在的太守府內院,也清晰可聞,如同蠻荒野獸,出巢覓食!

昏迷之中的袁紹眼瞼微動,終於睜開了眼睛,看著彩色斑斕的帷幔,麵色發白,半年多的重病,讓他消瘦了不少,側麵看去,顴骨甚至都高高隆起,須發有些灰白,雖有人替他梳理,但也幹枯雜亂,如同秋草!

室內悄無聲息,不時有蟲聲耐不住燥熱,聒噪鳴叫,幾個侍女靜立在房門左右,不敢發出任何聲音,袁紹一動不動,那些侍女也未發現袁紹醒轉!

唉!

袁紹一聲微不可聞的輕歎,又緩緩閉上了眼睛,雖然不知城外戰況如何,但袁尚、逢紀都去督戰,可見形勢緊急!

想起當年虎牢關之下,那個不被自己重視的一介兵卒,如今卻將自己逼上絕境,袁紹想不通,他有十餘萬精兵,有燕趙之士為助,有四世三公的身世,有名士良將來投,為何終究會走到這一步?

公孫瓚威震塞北,有白馬將軍之稱,胡人不敢犯境,饒是如此,也非他對手,而高順卻是籍籍無名之人,也就一個陷陣營還算為人所知,但毫無家世、毫無地位,去自從虎牢關一戰成名之後,青雲直上,如今更是將並州、幽州納入掌中,冀州也眼看不保!

袁紹暗中咬牙,他不忿、不甘,卻從不想是自己有問題,一味指責上天不公,時運不濟,幽州之事,似乎也是讓高順撿了便宜,冀州之事,也是高順乘他出兵背後偷襲,卻不想他之前占據河內,偷襲上黨之事!

顏良、文醜等等隨同他征戰的將士都已死去,一個個在袁紹腦海中浮過,甚至投敵的麴義和郭圖,就在此時,袁紹腦海中突然沒來由的閃過一人,身材不高,麵容有點發黑,但一雙眼睛卻精光閃閃,行事獨行特立,袁紹雖然很不喜他,但內心中卻不得不敬服他!

“來人!”袁紹睜開了眼睛,嗓子有些沙啞,低沉地傳喚下人!

(主站留言板上有個龍套樓,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留言,歡迎塑造角色,男女老少、職業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