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左先生求見!”正在高順胡思亂想的時候,親衛進來報告!
“快請!”高順急忙吩咐一聲,幾步走出房門,便看到一個身形稍微有點消瘦的人正走進來,三十上下年紀,麵目清矍,留著三撇胡須,裝束也與一般文士無二,但走路十分筆直,腳步方正,有點後世軍人的味道!
“左先生來至並州,順未能拜訪,真是失禮了!”高順抱拳笑著迎了上去!
左伯見高順居然下階來迎,也有些受寵若驚,他目前雖然也是小有名氣,但還不至於能讓一州刺史如此禮遇,急忙躬身行禮:“並州文風盛行,伯慕名前來,已感知足,焉敢再叨擾大人?”
“先生之名,順早知矣,今日若非正南彙報,險些錯過!”高順打著哈哈,將左伯讓進了大廳,有人端上茶水!
“早聞大人治州有方,在下已到月餘,果真令人佩服!”左伯不知道高順為何突然點名要見他,便先說自己的感受:“如今百姓安居樂業,胡虜不敢侵犯,皆將軍之功也!”說到治軍,還是稱呼起了高順的武將身份!
“此乃並州大小官員齊心協力之功也!”高順笑笑,對左伯言道:“吾此番請先生前來,是有一事請教!”
“將軍大才伯十分欽佩,已開文之先河,請教二字實不敢當!”左伯還以為高順要和他討教詩文,急忙拱手答道!
“先生誤會了!”高順笑道:“自前朝蔡敬仲發明造紙術以來,便以紙代簡,十分便利,然紙質過於粗糙,故今重要文獻仍以布帛、竹簡為主,豈能不令人痛惜?”
“莫非大人亦在改進造紙之術?”左伯沒想到高順突然說起造紙的事來,臉上神情一陣變換,急忙問道!
“非也!”高順卻搖搖頭:“吾雖有心,然不知造紙之術,焉能妄談改進?聽聞先生對造紙術頗有心得,故冒昧請教,還望先生指教一二!”高順一臉的惋惜神情,讓左伯甚至忘了問高順是如何得知自己會造紙術的!
“不想大人心細至此!”左伯佩服的點點頭,言道:“吾常習書法,深憾蔡侯紙質量不足,便搜集其造紙之法,多加總結,雖略有心得,然恰逢黃巾之亂,不得一試,拖延至今也!”
“先生若真能將蔡侯紙改進,我願助先生一臂之力!”高順還以為左伯隻是有這個慧根,隻要加以開導便能將造紙術改進,沒想到左伯自己早就在研究了,心中更是激動!
“大人若能鼎力相助,伯焉能不全力以赴?”左伯也是十分高興,高順的印刷術他也知道了,這幾天正在忙著刻字呢,連手指頭都被刮傷了好幾處,要是再能提高紙張的質量,那典籍的保存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呢!
“好!”高順和左伯這次可真是一拍即合,馬上說道:“此事今後便交給子邑來辦了,至於地方和錢財、人手,盡管找文若便是了!”
敲定了造紙術的事情,高順也是心情大爽,至於後續工作,還是交給大管家荀彧來搞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