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歲的旅飛,大學畢業還沒幾年就換了十幾份工作,並且很多個工作他幾乎都通過了試用期的。當人事部要跟他簽合同轉正準備買五險一金的時候,他卻無一例外的推辭了。因為他覺得這些工作都不是他想要的,更不是他能長期幹下去的,雖然他每個工作都做得很認真細致,以至於領導不少在開會的時候表揚他。還有一個更加清晰的原因是他炒股虧錢了,並且虧了不少,這讓他更加沒心思工作了。
有句話說,工作就別炒股,炒股就別工作。
炒虧了,你會覺得這工作一個月才小幾千塊,虧一天能虧上萬,一天就能把幾個月的工資虧沒了,你還能一心一意工作嗎?
炒贏了呢,你會覺得這工資太少了,我躺著炒股一天能搞上萬塊,你能安心工作?有人說我能,鬼才信!
是不是韭菜才這樣?是不是沒錢的人才這樣?不不不,大家都這樣的,人的共性。
說到韭菜我就要點一下,不要整天把韭菜韭菜掛在嘴邊,其實大家都一樣,在牛逼的公募私募經理可能都從韭菜成長起來的。
旅飛辭掉工作後,可以全身心投入股市了,於是各種研究交易係統,交易指標,套路一套一套的,一旦用他的指標賺錢了他就興奮一整天或者一整個周末,因為周末不開市。但是一套指標搞幾天下來,虧的錢幾乎都是比賺的多得多,於是他又開始優化優化,MACD,RSI,均線等等各種參數應有盡有,甚至花高價買了一台高性能的電腦跑指標係統。幾乎每研究出一個指標他都要統計一整夜的數據,看看以往的收益率如何。別提有多能熬了。
他有一個大學的股友叫小高也是一樣虧了50%以上的,每次研究出了他自以為的“高勝率”指標,都會發去給他的那個大學同學。
“喂,小高昨晚我研究出了一個高收益率的指標,一周30個點收益,穩妥得很。唉,真不虧我昨晚通宵的研究啊!”
“哦,啥指標這麼興奮的?”
“我等下給你發過去吧,收益率是沒啥問題了,我通宵統計了一晚上的數據。這次穩妥了啊,可以砸鍋賣鐵買它了今天”
每研究出一個指標旅飛都就興奮得不行,並且像拉客戶收分成那樣叫別人砸鍋賣鐵全部身家往裏砸。虧過錢的都知道這樣太危險了,動不動就血本無歸的。
確實有時候前麵幾天可能贏錢了,因為是“砸鍋賣鐵”,所以他贏得還不少,但是後麵無一例外的幾乎都是虧錢告終。
然後他繼續優化,優化後還是虧錢,反複死循環……
這就是典型的在股市拿規律,並且拿滿倉的錢去試錯。
能有規律嗎?有?那誰都拿規律就行了,人人都能拿規律變成爆發戶了。
2023年最最經典的規律大家說的八年一大牛市,成了沒?這年多少人因為這規律被忽悠進來的?多少人因為這個規律虧大發的?我不反對未來幾年內可能有大牛,但是太過於相信規律,以至於拿去當做你的交易依據,這一點來說我對股市拿是非常非常反感的。
書者旁白:在股市裏看曆史數據拿規矩是行不通的,變數太多了,各種政策,各種黑天鵝事件的幹擾,所以股市是不可能有規律的。想在股市搞點錢是可以的,但是想搞快錢,或者拿規矩,靠規律賺錢簡直天方夜譚。更別提滿倉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