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大結局:帝始於浪,亦終於浪!(1 / 2)

大夏七年(公元212年)三月。

大夏皇帝在裏海邊擊敗羅馬皇帝卡拉卡。卡拉卡死於亂軍之中,三十萬羅馬軍團全軍覆滅。

卡拉卡死後,強大的羅馬帝國四分五裂,分裂成數十個國家。

同一年,在陶應的強力要求下,與大夏同盟的安息帝國皇帝沃洛加西斯五世,抓捕了大量羅馬帝國的戰俘和百姓,用他們開鑿蘇伊士運河。

沒有後世那麼大的工程。

後世的蘇伊士運河,全長190公裏,河寬在最窄處280米,最寬處345米,水深22.5米。

也不能與中國的京杭大運河相比。

京杭大運河剛修通時,全長2700公裏,平均寬20米,水深10米。

陶應讓沃洛加西斯五世修的這個蘇伊士運河,長度倒是有190公裏,河寬最窄處隻有80米,水深也隻有18米。

工程量也不是很大。

比起長達2700公裏的京杭大運河,僅僅190公裏的蘇伊士運河簡直就是小兒科。

在此後的戰爭中,抓了十幾萬戰俘和羅馬百姓,僅用一年時間就修好了。

……

大夏八年(公元212年)四月。

在陶應的命令下,大夏帝國十二支海軍艦隊全部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每支海軍艦隊載員都在一萬五千人以上,共運來精銳大夏軍十五萬人馬,其中一萬為火槍兵。

藏州(西域)各郡也派來五萬多援軍。

陶應在羅馬的可用兵力達到了三十多萬,其中兩萬為火槍兵。

三十多萬人馬,在四分五裂的羅馬帝國中一路豎掃橫推,大開殺戒。原羅馬帝國人口十不存一。

隨後,又出地中海殺向大西洋。

血洗大不列顛,如對待倭人一樣對待盎撒人。

自此,盎撒與倭人一樣,成為地球上消失的民族。

……

夏元九年(公元214年)七月,大夏皇帝遠征歸來,班師回到南京。

內閣次輔賈詡密告陶應:“呂布聯絡朝中大臣,欲擁立其外孫陶安為太子。”

陶應讓人召來呂布,問道:“嶽父欲反乎?”

呂布道:“陛下在,臣不敢反;請立皇長子安為太子。”

陶應道:“皇長子姓陶,不姓呂!”

呂布道:“亦微臣外孫也,臣懇請陛下立長。”

陶應不語。

呂布又道:“陛下西征兩年,皆由皇長子陶安監國,兩年期間並無差錯。懇請陛下為皇長子正位。”

陶應問道:“嶽父可知前朝外戚之禍?”

這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可呂布卻自恃功高並有朝中大臣支持,對陶應道:“外戚護國主,理所當然。況大漢朝之禍,又豈止外戚哉!”

陶應怒!

遂對呂布道:“嶽父武藝天下第一,若能打得過朕的五名羽林衛小卒,朕便依你立長子陶安為太子。”

呂布問道:“君無戲言?”

陶應道:“自無戲言,可請朝中百官為證!”

翌日,呂布與五名……年輕的……羽林衛小卒在校場上決鬥。被羽林衛小卒用燧發槍打成篩子。

臨死之前,指著那些年輕的羽林衛,狠聲道:“年輕人不講武德!”

……

那五名羽林衛小卒分別是:

鄧艾、薑維、郭淮、全琮、張翼。

……

又過了十年,至夏元十九年(公元224年)。

大夏帝國國勢愈盛!

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也被大夏國滅掉了。

整個歐亞大陸,包括澳州等東南諸島,已全部成為大夏國的領地。漢人的在籍人口總數達到了七千多萬人。

國庫黃金儲備達十萬噸!

各類登記在冊的大型海船,數量達到了一萬多艘。幾乎所有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沿岸,都建立了大夏帝國的港口,或海船補給點。

……

陶應已經四十八歲了,有兒子二十餘人。

其中排在最前麵的“安邦治球,寰宇皆統”八個兒子都已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