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真明主應濠梁,皇覺寺太祖投生(1 / 2)

在元朝末年,濠州鍾離縣太平鄉長泰裏,有一座寺廟叫做皇覺寺。這座寺廟建於宋朝,曆史悠久,是當地有名的古刹。然而,在元朝的統治下,由於社會動蕩不安,民不聊生,寺廟也逐漸破敗,香火不再旺盛。此時,慧能大師擔任了皇覺寺的主持,他心懷天下,憂慮著百姓的苦難,決心重振寺廟香火,為民眾排憂解難。

這一年,濠州鍾離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炎炎烈日下,田地幹裂得如同一片片龜裂的旱土,莊稼在幹旱中枯萎凋零。百姓們承受著饑餓和缺水的雙重折磨,生活陷入困境。他們絡繹不絕地前來皇覺寺,帶著虔誠的祈求,希望寺廟能給予他們一線生機。

此時,皇覺寺的主持是一位年約五十歲的僧人,法號慧能。他早年曾雲遊四海,積累了豐富的修行經驗,對於人世間的疾苦有著深刻的了解。麵對鄉親們的苦難,他感同身受,心中憂慮不已。慧能大師深知,此時此刻,他肩負著為鄉親們排憂解難的重任。

這一天,慧能正在禪房內閉目打坐,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陣歡呼聲。他感到有些驚訝,便起身走出寺廟,隻見一群人聚集在濠河邊,興高采烈地跳躍著,歡呼雀躍。

慧能走近人群,看到他們正在注視著河中的一根大青石柱。石柱矗立在河水中,看上去十分牢固,上麵刻著一行詩句:“石龜河邊石柱牢,千年萬年把守好。若問真人何處來,黃州承宣布政司。”

眾人議論紛紛,猜測著這行詩句的含義。有識之士解讀道:“這行詩句暗示著真命天子即將降臨人間,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慧能聽後心潮澎湃,他深知亂世將至,需要一位英明神武的領袖來統一江山,安定百姓。他沉思片刻,然後向眾人宣稱:“此乃天降祥瑞,預示著天下即將太平。我們應當齊心協力,迎接真命天子的降臨。”

眾人聽後紛紛響應,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希望。慧能決定前往黃州探訪,看看是否能找到真命天子的蹤跡。經過一番準備,他踏上了前往黃州的旅程。

眾人議論紛紛,各種解讀都有。有識之士則解讀道:“這行詩句暗示著真命天子即將降臨人間,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慧能聽後心潮澎湃,他深知亂世將至,需要一位英明神武的領袖來統一江山,安定百姓。他深感自己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於是他決定前往黃州探訪,看看是否能找到真命天子的蹤跡。

不久之後,慧能得知濠州鍾離縣孤莊村的一戶貧苦農家誕生了一個男嬰,名叫朱元璋。朱元璋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終日辛勤勞作,卻仍生活在元朝的壓迫之下。慧能心中暗自歡喜,他相信這個男嬰就是即將降臨人間的真命天子。於是,他決定前往孤莊村拜訪朱元璋,看看這位未來的明君。

在孤莊村的一座破舊茅屋前,慧能遇到了年僅十五歲的朱元璋。那時朱元璋剛剛失去了父母,生活極度貧困,他麵黃肌瘦,衣衫襤褸,但目光卻堅定而明亮。慧能見狀心生憐憫,這個年輕人的遭遇讓他感到一陣陣的心痛。

慧能上前問道:“小施主,聽聞你失去了父母,生活艱辛。你可知道自己的身世之謎?”朱元璋茫然地搖了搖頭,他的父母從未告訴他關於身世的任何事情。慧能心生敬意,他覺得這個年輕人有著非凡的品質和潛力,他決定幫助朱元璋解開身世之謎,並指引他走向光明的未來。

朱元璋茫然地搖了搖頭,慧能便走上前來,輕聲對他說:“小施主,這行詩句暗示著你的身世非凡,你注定要成為一位偉大的領袖,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你要勇敢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為百姓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