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特訓(1 / 2)

在其上還有上三境,才是千難萬難。

以妖修為例,上三境分別為小妖之境,大妖之境,妖君之境。

待妖獸之境,精氣神修行圓滿,便可去采集煞氣,混合精氣神三寶,煉化出法力來。

如此便是小妖之境了,人修喚作夜遊境,其實差不多。

至此境界,人修可得三百載壽數,妖修要長一些。

而後便須再緩緩以法力洗練肉身妖魂。

直到到妖魂可以夜間出竅,不懼月光幽寒,清風吹動。

待到如此境界,便是此境圓滿了。

此時天地有感,自會降下風劫來。

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熏金朔風,亦不是花柳鬆竹風,喚做鴰風。

這鴰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妖魂自解。

因此,需得以法力細細磨練妖魂肉身,性命兩道。

若成功渡過風災,經曆磨練,便是大妖之境了,人修換做日遊境。

到了此境,人修便可延壽一甲子,有三百六十載壽數。

至此境界,需要采集九天罡氣,煉入法力,強化自身。

而後再以法力洗煉肉身妖魂。

待到妖魂可以白日出竅,不懼天光照耀,陽氣炙熱,便是圓滿了。

到這時,天地有感,自會將下火劫來。

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

這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髒成灰,四肢皆朽,三魂消散,七魄成灰。

直把萬般苦修,具都燒為灰燼。

隻有經曆此兩災,才能明悟陰陽之理。

而後便是妖君之境,既是人修所謂龍虎境。

至此境界,人修便又延壽一甲子,有四百二十載壽數。

若再服用延壽靈藥,修行避死秘法,或可有五百載壽數。

但凡是未成仙者,皆是五百載壽數封頂,而後便是魂魄消散,道途成空。

也因此,妖君之境需得在體內養出青龍白虎。

而後降龍伏虎,定心猿,伏意馬。

最終性命相交,神氣相合,玉液化生。

之後便是增長玉液,以待雷劫加身,熬煉玉液,嚐試凝結金丹了。

雷劫降下,渡得過,金丹造就,仙道可成,壽可千載;

渡不過就此絕命,黃泉無門。

正所謂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因此,白關一聽是一位將度雷劫的存在留下的傳承,便是極為欣喜。

此等存在,必然有度過風劫,火劫的傳承與經驗,這正是白關所欠缺的。

前世天地末法,神州巨變,修行之士極少。

便是千難萬難,修成妖獸,也沒有煞氣可以采集修行,隻能煉化香火,寄希望於神道。

即便如此,也不過守屍之奴,五百載到了,也是死路一條。

而且其即將麵對雷劫,必然有所準備。

退一萬步說,便是他已經將這準備用了,那也應當有三兩線索。

對兩人來說,這便也是滔天機緣了。

何況還有修行技藝之傳承,靈藥寶材,法寶秘術……

見白關一臉震驚,細細思索的模樣,劉道士也不催促,隻是看著月色,等他考量。

雲朵輕曳,明月東沉。

半晌後,白關終於下定決心,對劉道士道:“劉道兄,你能將如此機緣告知,白弟感激。“

“聖人有言: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此事白某應下了。”

劉道士聞言大喜,舉杯對白關說道:“哈哈哈,白弟能應下來,他日必會感謝此時決定的。”

卻見白關一臉嚴肅的道:“劉道兄且慢,我雖應下此事,但你我需先行約法三章。”

見此,劉道士一頓,收斂笑容,誠懇到:“白弟且說。”

“其一,這丹道傳承,需先交給我,再配以靈藥,我要先修行一番。”

“一來是想等煉出靈藥,有了經驗,你我再去收取傳承,便順遂不少,也是想多多來弄成丹藥,好做足準備,以防不測。”

劉道士滿口答應道:“這是自然。丹道考核本就是道友負責,這傳承自然要交給道友。”

“靈藥也好說。這些年我雖然絕了煉丹的念頭,可也收集了不少靈藥,準備交給有天賦的弟子練習,誰知道……”

見劉道士一臉無奈,白關便知結果不太好。

而後又道:“其二,到時你我若順利取得傳承,這其中除根本法與符法外,所有遊記,雜集,秘術,經驗,丹方……都要與我一份。”

此時劉道士略一猶豫,也同意道:“這也好辦,道友要這些,應當是想增長見識,為將來道途做打算吧,也依你。”

“道兄大氣。”白關讚道,又道:“其三,那前輩所留的靈藥,我可以隻三中取一,道兄三中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