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封信裏談的就是國事了。

土地馬上要化凍了,也就到了農耕的時節。

去年冬天,西蜀州那邊連著下了好幾場大雪,極大的緩解了旱情。

那地方平時下雨多,下雪少,氣候濕熱,盛產稻米,因此以前也被稱為天府之國!

像這種連綿的大雪可謂是千載難逢了!

而現在,這才剛剛有了轉暖的跡象,那邊就又下了幾場雨,去年的旱災已經徹底解決了。

這種情況讓百姓們喜憂參半啊!

喜的是,旱災解決了,百姓們終於又可以種莊稼了。

憂的是,去年冬天下的這幾場大雪,天氣寒冷,那邊的百姓很少遇到如此寒冷的天氣,防寒衣物不到位,又凍死了一些人。

而且他們去年餓得把糧食種子都全部吃掉了,就算今年風調雨順,他們又拿什麼來種地啊?

劉佶在信中說,如今國庫裏麵好不容易有了一點銀子,又招募了軍隊,還要養著這些軍隊,另外還要支援前線,這點銀子根本都不夠花,哪裏還有錢去支援西蜀州啊?

他想到了風陽會一些奇技淫巧……咳咳,是仙術,所以就抱著把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問問風陽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風陽以手扶額,不禁長歎一聲。

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讓他感覺焦頭爛額的。

難民村這邊的事還沒完全安頓好呢,看這情形,弄不好他還得再抽空跑一趟西蜀州!

你說這大景朝怎麼就爛到這種程度了呢?就像是一艘千瘡百孔的破船,到處都是漏洞,到處都急等著風陽去補救!

風陽就納悶了,要是這個世界沒有自己的話,大景朝的人還混不混了?他們得慘到什麼程度?

莫非,命運讓自己莫名其妙的穿越到這個世界,還給了自己一個係統,就是為了讓自己來拯救這些黎民百姓的?

但不管怎麼說,西蜀州那些幸存的老百姓們也在急等著他的救援,其緊急程度並不比難民村這邊輕多少。

那可都是一個個張著嘴、等著米糧下肚的活生生的人啊!

甚至他們的情況比難民村有過之而無不及,難民村這邊至少有房子住著,有著微薄的收入,暫時是餓不死人了,而且還在緩慢的發展著。

而西蜀州那邊卻是更急,若是再等不到救援,那些人就分分鍾死給你看!

另外,劉佶還在信中說明了一點,這是應西蜀州的管事者,大將軍林恒的請求。

以往的時候,西蜀州也算是安定繁華,所以有行商在其他各州走動往來,他們會把風雲商會和風陽的名頭帶到西蜀州,那邊的百姓們多多少少也會聽說過一點風陽的名頭。

但連著兩年的自然災害,讓西蜀州的百姓們死的死,逃的逃,哪還有什麼行商啊?

所以那邊的老百姓們對風陽和他的風雲商會幾乎是一無所知。

但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林恒!

因為那邊的官府衙門和外界一直保持著飛鴿傳書的往來,所以林恒是知道風陽這個人的。

從風陽解除火烈城瘟疫、創建風雲商會、白手起家、收留難民、出使大匈國,一直到風陽進京,所有的事情他都聽說了。

他還特意派人去打探了風陽的身世和各種信息,包括風陽創建的風雲商會。

越是了解,林恒就越是心驚,對於風陽這個人也越是欽佩不已!

解除瘟疫、出使大匈國、收留難民這些事就不用多說了,妥妥的都是風陽的功勞。

但作為一個聰明人,林恒甚至都懷疑陛下能恢複控製權,也和風陽有著莫大的關係!

否則的話,風陽剛一進京,原本全麵占據著優勢的劉赫就突然倒台了,這天下哪有如此巧合的事啊?

隻不過這其中可能發生了一些他猜不到的隱秘。

因此,林恒認為,若是還有一個人能憑一己之力,就可創造奇跡、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的話,那個人就隻能是風陽了!

所以他在給劉佶的飛鴿傳書中寫道,若是陛下肯派人來支援西蜀州的話,那當然是多多益善,但其他人都可以不來,風陽必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