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7月26日。
是夜,幾個實驗員往回收區搬著幾個大箱子,都是近期實驗室失敗的實驗體,缺胳膊少腿,被隨便倒進那深不見底的深淵。
“快走吧,這裏真的臭死了。”
“下次再也不攬這種活了,這幾個類人實驗體血淋淋的,剛死吧?”
“晦氣,別提了。”
幾個人拍了拍手,從回收區離開。
而地下深處,某顆本該熄滅的電子心髒再次亮起,緩慢跳動。
靜謐的黑暗裏,這點光亮不斷吸引著和它一樣“重生”的東西,它們嘶嘶的發出機械的電音,像某種哀鳴。
像是在說:“我好恨。”
————————
世界總是在千變萬化,信息迭代迅速,人類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不斷探索未知,探索極限。
未知是可怕的,可人的貪念更可怕。
20××年,某國不顧世界組織的勸說,將世界安危置於腦外,因一己貪念把大量核汙水排入海內。
同年,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至少有100種魚類和植物因核汙水的排入發生變異,甚至滅絕。
同年年末,世界環保組織發文,世界僅存的冰川再次減少,海平麵加速上升,地球再以可怕的速度升溫。
魚類和植物開始在海上襲擊漁船,將漁民拖入深海慢慢啃食,造成大量傷亡。
三年後,世界再找不出一片清澈的海域,原本湛藍的海域變得千瘡百孔。
從排入核汙水的那一刻起,這個星球就已經放棄了人類。
核汙水排海的第五年,超級病毒爆發,因吃食過帶有核汙水的魚類,輻射病和病毒橫行,世界人口驟減,各個國家都開始建立安全區。
軍隊沒日沒夜的在城市的街道與上空進行掃射,清理喪屍與消毒。
大部分生活在安全區的人,對走出這裏幾乎不抱奢望,因為他們都見過患者病發的模樣,心理的陰影霧散不去。
感染病毒的人會成為毫無神誌的怪物,感染輻射病的人身體會變成奇奇怪怪的形狀,最後死於溶解。
可人類也是頑強的,忙忙碌碌十餘年,世界再次安靜下來。
各國人民走出安全區,再次擁抱外麵的空氣,可世界已經不是他們熟悉的那樣。
圖書館變成了植物肆意蔓延的地方,海洋館成為鳥類的棲息地,各大飯店與養殖場變成了老鼠與豬牛羊的地方。
城市好像已經不屬於他們了。
21××年,病毒與輻射病雖然仍在世界流傳,但人類似乎已經習以為常,開始變得冷靜。
各國的安全區心照不宣的保留下來,成為各地的地標。
隨著時間流逝,也沒有人再提那段因人類貪念而導致的悲劇時落淚了。
那片海洋,因人類一代一代的更迭,無人再記得它原本的模樣。
而居住在南北兩極圈內的人們,也幾乎看不到雪了。
人類開始後悔,後悔對自然做這些事情,卻不知道反思。
戰爭沒有因為世界大變而停止,反而成為日常。
所以這次,人類又會何時走向滅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