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高繼輝的運氣還真不錯。

他想要的東西,在不經意間仿佛有個無形的網,連他一起網住。

任他拉扯,裝載……

高呈恩鬱悶了一天,第二天早朝,也沒有議論出個結果。但他還是做了物資上的準備...

一若是派兵過去?太遠。耗不起!京城的駐防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動的……

二是派欽差大臣過去,派個文人,怕去了也無濟於事。若派武將,但這不是正麵應敵,鋪開場子大開大殺的叫陣……

三若從東南軍營調兵過去,不說路途艱險,就沒有一條直接暢通的東西方向的路可走。要渡的大中河流就有數條,湍急艱險,都是穿梭在山穀之中,是追風河的支流。渡河堪比登山還難。

朝堂之上,眾說紛紜……

且玉風省的兵力部署已經側重在民義縣和追風縣。加急信件還是刺史大人白舒琛的親信親自送進京。

高呈恩的想法還有一個就是,派一支靈活善戰的小分隊,再有當地兵力相輔,遊弋於山川,與他們周旋??隻能是明佐或明佑其一親自前往。但要有長期謀劃的準備……

哎!愁!今日必須覺得,不能再耽擱。

“楊品,信使可在殿外?”

“回陛下,他已在殿外靜候多時!昨天也是,皇上沒發話,老奴不好說。不過,請皇上放心,他的安全問題,老奴可以保證。”

“嗯,你做得極好。宣他進來吧。”

信使把除了信內容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情況詳細做了彙報。……

他不想他白跑一趟。刺史大人不容易,奔五十的人了,在官場努力這麼久。

一旦這回這邊境鬧事演變成進犯德川國國土,他們都得完蛋。

將來都不知在哪裏埋身?也或許身首異處!

“很好!楊品,都記下了?”

“回皇上,老奴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

高繼輝就是在他皇帝養父焦急萬分、徘徊不定、沒有下旨前,他自告奮勇地攬下這危險紛亂、無從下手的苦差事。

他是半夜回到京城外,叫開東城門,直接回了太子府邸。

聽聞府內彙報,高繼輝二話沒說。

在第二個早朝高呈恩還沒有商談此事之際,他主動進宮麵聖……

看向兒子堅決的態度,高皇帝猶豫過,還是答應了。

“既然,太子已做好準備,朕定是全力支持。這將會是太子又一次立功的機會。”

高呈恩是斟酌再斟酌,才答應高繼輝的。他又把自己認為能幫到他兒子的人都羅數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