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郡真定縣子陵山.趙雲帶著五百鄉勇正埋伏在山腰,等待前方哨探的消息。
沒過多久,從山腳處轉過一騎,快速向山腰奔來。那人待到趙雲麵前,未等馬停穩,便跳了下來,麵色蒼白,嘴唇顫抖著說道:“子龍,他們,他們來了。”
趙雲一把扶住來人,沉穩的說道:“趙龍,別緊張,慢慢說”。
趙龍一邊拭了拭額頭汗一邊回答道:“一大隊騎兵,足有四五百人,飛奔而來,我是抄小路趕回來的!”
“不愧是人稱飛燕的褚燕所部,果然名不虛傳。前麵騎兵衝陣,後麵一定有步兵押陣了。”趙雲感歎道:“不過可惜,他還沒有訓練成日後馳騁疆場的飛燕騎,否則這仗就根本不用打了。”
說實話到目前為止,對於黃巾起義軍而言,趙雲沒有絲毫的恨意,畢竟異世的他還是很同情苦難民眾的起義行為的。
從曆史的審判眼光來看,黃巾起義是階級不可調和的產物,即使沒有張角的號召,在這個視人命如草芥的時代,也必然會出現什麼李角王角。但是對黑山賊的行為,趙雲就有所不齒,貧苦百姓在各種勢力的盤剝下已經是苟延殘喘了,哪能再經受起這幫山賊的日侵夜襲。
不過聽說常山部首領褚燕倒是個人物,本身武藝不錯,每次搶掠隻要財物糧食,足見不是嗜殺之人,在當今亂世,如此行徑倒是有點難能可貴了。這個褚燕就是曆史上統率黑山軍全部的張燕,原先黑山軍首領張牛角在一次戰鬥中身亡,褚燕遂被眾人推為首領,褚燕為表示對張牛角的記念而改姓張。
趙雲心想如果有可能將他招攬的話,對日後自己創建清平世界倒也是一個不錯的幫助,畢竟後來張燕所率的飛燕騎還是一支不錯的快速機動部隊。
“轟轟轟”一陣巨烈的震動聲中,遠處傳來了戰馬的嘶鳴聲,一下把趙雲從思緒中驚醒。趙雲連忙俯身遠眺,隻見山穀入口處已是塵土飛揚、旌旗林立,轉瞬間,戰馬的呼哧聲、兵器的撞擊聲已清晰傳入耳中。
騎兵隊!趙雲的心不禁揪了起來,雖然自己已做了一些準備,但畢竟沒經曆過冷兵器的戰爭場麵。沒想到僅四五百人的騎兵隊就有所此威懾聲勢,一旦此次伏擊失敗,這幫山賊定會報複,到時附近的鄉民將無一幸免,自己也將是罪孽深重。
趙雲轉過身看看身邊的鄉勇,果然個個臉如土色,連手中簡陋的武器似乎都拿不穩了。
趙雲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卻無法表露,隻好連忙給鄉勇打氣,他胸有成竹的說道:“勇士們,沉住氣,這些都是這幫山賊在虛張聲勢,隻要按照我們既定計劃,定能叫他們有來無回!”
正說間,一陣陣慘叫聲從山下傳來。抬頭看時,隻見山賊數十騎已紛紛落入了事先挖好的陷馬坑,坑中削好的樹樁都毫無憐憫的刺入了馬匹和騎兵的身體,劇然的疼痛令戰馬嘶鳴、騎兵慘叫。而後麵騎兵也因慣性一時停不下,也緊步前軀者的後塵,紛紛赴死而去。
等大隊騎兵反應過來,勒住韁繩四處張望,準備反擊之時,趙雲一聲大喝道:“弓箭、壘石,放!”
趙雲身後的鄉勇立即有箭的放箭,無箭的拋石。頓時,箭雨、石雨從山腰傾泄而下,可憐山腳下的騎兵在毫無遮擋物的情況下,個個都成了活靶子,中箭的中箭、挨砸的挨砸,僅停半刻的慘叫又一次在山腳下響起,僅這一下,近五百騎兵就傷亡過半……
“敵襲!”
“衝上去”隻聽一聲巨喝,一個身形剽悍的大漢舞動手中的雙頭槍,拔打箭頭和飛石,同時兩腿一夾馬腹,一馬當先,迅速往山腰衝了上來。其他騎兵也如影隨行,直撲山腰而來。
趙雲一看褚燕臨危不亂,確有大將風範,如此得當處置倒也較為佩服。
趙雲站起身,一擺手中銀槍,頭也不回的對趙龍說道:“撤,帶著鄉勇們撤到樹林中去,告訴夏候蘭,還是那句話,能不露頭盡量不要露頭,騎兵進入樹林已失去機動能力,打人先打馬!”
趙雲說完見身後沒有動靜,連忙轉過身,見趙龍和其他鄉勇都愣在那裏,連忙叫道:“趙龍,你們都發什麼愣?還不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