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3)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晰晰。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天鳳地凰十九年建亥月初一日寅時三刻,當天空還徹底屬於月亮統治的時候,城門之外已然有不少人影在晃動了。雖說那一個個臃腫的富貴身軀都掛著厚厚的繡絹綿袍,卻並不怎麼顧及身份,隻見到搓著雙手哈出一長溜的白煙熱氣,還不時地原地小跑以驅散寒意。

“鐺——鐺——鐺——”當打更的聲音從城門內傳出,原先萎靡不振的眾人突然同時來了精神,伸伸長時間凍著的臂膀,活動一下在寒風之中略有些僵硬的關節,一下子恢複了往日裏的風度,眾人俱眼巴巴地望著城門。與此同時,城門樓子裏走出了幾個戍衛,麻利地啟動機關去打開城門。也就過了不到半炷香的功夫,城門就徹底完成了開啟。

隻見城門裏已經候著一隊侍衛了,皆是人高馬大相貌堂堂,為首一人更是穿戴一身金盔銀甲,威武不凡。

“諸位大人”隊列裏站出來說話的卻是排在最尾的女子,相貌清麗,聲音婉轉,身上那件以輕薄紗羅製成,披搭在肩,盤繞兩臂的絲質大紅披帛,還恰到好處地又增了一份富貴。招呼的同時還略略福了一禮,見諸人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自己身上之後才繼續說道:“諸位大人都是第一次受邀來參加廷議的,還望能夠遵守各項事先告知的規定。廷議稍後就將開始了,諸位大人還請隨我來。”說罷轉身,從隊尾變成了領路之人,帶著一眾人朝前殿緩緩而行。

這在城門樓子外麵凍了一段時間的一群人,或是有功前來受賞,或是有禮前來進獻,基本屬於隻能遠遠地站在外殿聽候宣調,必須等待召喚才能進入內殿的。而按照事先的程序來說都是在廷議快結束的時候才有機會麵見聖上,所以也不急切地要趕路。作為都是頭一回進入宮殿之中的人,眾人也難免好奇之心泛濫,不停地四下打望著。雖說夜色深沉看不得真切,四周也隻是普通的屋瓦房梁亭廊棟榭,但是被圈進了這一方城牆之中,總是能夠增輝不少。唯有一人,卻目不斜視,臉上也沒有四周眾人榮譽感的喜色,隻是跟著行伍緩緩前行。

待一行人等進入了外殿,內殿的廷議已經開始了,一眾文臣武將有事奏表,無事佇立。議題進行的很順利,沒等很久,就看見了殿前侍衛前來傳令,可以依次進入內殿了。第一批是一些外放各地的官員,基本上都是有喜報前來受賞的,或擢或陟,賞賜雖不一卻都是足夠豐厚。這些升遷幾乎都是照本宣科,繁瑣卻也是必須的例行公事。

當官吏擢升完畢,就輪到了進獻賀禮之時了。由於離當今天子登基隻差一季就滿二十載了,所以這次的賀禮進獻是相當的隆重,奇珍異寶玲琅滿目,千年珊瑚百年人參,琉璃玉石鷓鴣斑香,天南地北山珍海奇,無一不足,就連眾重臣也直呼大開眼界。於是乎賞金賜銀升爵,進獻珍寶的諸人也俱有封賞,官民諧樂。眾人都爭搶著要提前獻寶,紛紛將禮單送遞給宣召侍衛,唯獨那麵無顏色的中年男子卻顯得十分的另類,不爭不搶,甘居人後。

“太尉趙公舉薦,琅邪陽都縣趙氏族長進獻海參一盒。”

“左中郎將李將軍舉薦,右北平土垠李氏族長進獻千年人參一根。”

“常侍曹周大人進獻,西域琉璃寶瓶一對。”

“刺史王大人進獻,南疆交址蟬蠶香一盒。”

“司隸校尉韓將軍進獻,西域冬蟲夏草一盒。”

……

忙忙碌碌的一大堆禮物,或是各地富商,或是在朝官員的親族,或是一般官員中向往朝政的長子,都陸陸續續麵帶喜色獻完了奇珍異寶,而同時外殿等候的大廳裏也是越發顯得空曠起來,到最後除了侍衛宮女,隻餘下了那最後的中年男子以及寥寥數人自信所獻物品能夠起到壓軸效果的還尚未踏足內殿之中。

“前大司馬大將軍太傅領錄尚書事孟禹治孟先生舉薦,荊襄人士吳奇珍進獻《歲月的呐喊》一冊。”就在此時殿前侍衛捧著禮貼高聲吆喝著,而內殿裏的一眾老少文武大臣聽聞卻俱是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