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生(1 / 3)

孫彧,星漢人民共和國新生公民,初始定義年齡18周歲,坐在泉台派遣大廳的椅子上,正捧著一個個人終端選擇下一步的去向,以及等待他以前的妻子。

共和國的公民大體來源有三個,一個是公民自然繁衍的結果,一個是共和國發展過程中自願加入的種族,最後一個比較特殊,就是從泉台之中走出來的新生個體。

所謂泉台,名字溯源來自共和國主體星漢民的遠古傳說,但是用泉台來指代這麼一個地方,卻是來自一位共和國領袖最初在母星年代征戰時寫下的一首詩。

共和國進入大宇宙時代後,才開始興建的泉台本意隻是為了給共和國公民提供一個重生機製。

泉台內部為每一個公民生成並保存一份其所有數據的信息糾纏體,每當公民死去,這份信息糾纏體就會激活,然後經過一個不算太長的重塑過程,一個嶄新的公民個體就會走出泉台,重新加入為共和國和人民服務的隊伍當中。

但是共和國進入多維宇宙時代後,情況有了一些變化,泉台所生成的信息糾纏體不再僅限於共和國公民本身,還包括了來自其他已知宇宙與共和國公民具有相同數據本征的人。

所謂已知宇宙,指的是共和國足跡到過的宇宙,但並不一定歸屬於共和國。

這種情況最初發生的時候引發了一些混亂,不過泉台工作人員很快就控製住了局勢,然後經過一係列的調查及研究,相關部門得出一個結論,認為這是一種信息幹涉現象。

從此共和國多了一類被稱為新生公民的成員,以區別於從泉台重生的原生公民。當然這隻是個分類上的說法,與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沒有關係的。

為此也定義了一套新生公民規範。這套規範經過不斷的修正,基本上已經固定下來。

在新生公民的重塑過程中,會直接灌輸共和國的基本常識,大體上相當於共和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知識水平。

重塑結束後,新生公民的生理年齡會初始化為18歲,正好是共和國大學入學年齡。

理論上,生理年齡18歲的共和國公民是必須要去上大學的,這點也適用於新生公民。

隻不過,對於每一個新生公民,從泉台出來之後,會有個兩個標準年的過渡期。

在這兩年裏,新生公民可以在共和國的國土上到處走一走看一看,兩年之內隨時可以選擇自己的去向。

共和國的教育政策是終身義務教育。所謂終身隻是一個說法,畢竟對共和國公民來說,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生命終點,換句話說就是想死都難。

因此,既然人的生命可以認為是無限的,那麼先學什麼後學什麼並不重要,兩年過渡期更是眨眨眼睛就過了。

孫彧目前就是這樣一種狀態,他得考慮接下來要去幹什麼。

但他畢竟是第一次走出泉台,身邊也不會有人給他提建議。至於他手裏的個人終端,是每個公民的標準配置,作為一個新生公民,也是剛剛出來才領到的,對終端能做什麼並沒有很深的認識。

於是,他就不知道該幹什麼了,至於說等老婆來了商量一下,唔……

這時候,終端發出收到信息的提示,允許打開之後,一張實體信紙模樣的投影浮現在終端屏幕上方,信紙上方手寫體寫著:孫彧?

整條信息沒有落款,但是看到這個字體,孫彧眼淚奪眶而出,顫抖著在投射出來的信紙上寫了幾個字:是我,薇薇?

很快信紙上有了新的回應,出現了幾個字:是我,好想你。

一條視頻請求隨之發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