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刻意相遇(1 / 2)

文宗十六年,權傾朝野多時的寧丞相因謀反罪被滿門抄斬,一家六十餘口人無一幸免。曾經風光無限的丞相府一日之間變成廢墟般的空宅,昔日賓客絡繹不絕,如今竟是冷冷清清門可羅雀,這樣的顛覆總讓人唏噓不已。事後數月,這件轟動京城的大事仍是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津津樂道地聊來聊去,倒是衍生了不少流言。其實寧丞相為官多年一直勤政愛民,口碑載道,隻是近幾年時常有丞相想要擁兵自立的傳言,寧丞相一派的黨羽也是無一幸免都被牽涉其中,鬧得也是滿城風雨。朝堂之上權勢之爭風起雲湧,文宗皇帝幾個兒子都在暗中拉攏各得勢的大臣希望登上太子之位,寧丞相本沒插手此事,後來不知道是被抓住了什麼把柄,大將軍尉遲烈在文宗皇帝麵前參了寧丞相一本,給扣了個謀逆的罪名,就直接導致了這樁滅門慘案。

茶館裏說書先生繪聲繪色地講著這段故事,高潮迭起,聲淚俱下。故事的最後,說書的故意裝腔作勢,壓低聲音說道:“據聞啊,這寧府小姐在斬首前就被掉了包,第二天掉腦袋的那個是個替死鬼呢!”聽著就像在說一個秘密,但其實這個說法早已傳了個街知巷聞,真真假假倒是無從查起。

茶館角落處坐著一名女子,約莫碧玉年華,穿著有些泛黃的麻布裙子,頭發隨意地挽著一個髻。但縱使是不施脂粉,衣衫襤褸,也難掩她傾國之姿。烏發如漆,肌膚如玉,但不知為何她眸中永遠是一抹濃稠而化不開的黑,透著她的年齡不該有的沉重。每日的這個時辰,她總會來這裏點上一壺茶,選個靠窗的位置,閉目聆聽,似乎也隻是想感受一下這錦繡街人來人往的嘈雜。她端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苦澀地一笑,從懷裏掏出自己身上最後的一錠銀子,放在了木桌上,便起身向著茶館對麵的當鋪走了過去。說書人講的故事讓她堅定了內心的決定,她要複仇,就算傾其所有……

當鋪開在錦繡街的街尾,一個挺不顯眼的位置。如今正處太平盛世少有饑荒,一般來店裏當東西的也都是些急著套現的賭徒,很少有正經人家。

女子徐徐地走進去,摘下挽在頭上的簪子,一頭烏黑亮澤的秀發隨即披散開來。她小心翼翼地擦拭了一下簪子遞給當鋪掌櫃,不經意地咬了咬唇,說道:“老板,我要當東西。”

掌櫃本在專心地擦拭手裏的寶貝,聞言抬起頭瞟了對方一眼,隻覺得女子裝扮質樸,渾身卻又散發著大家閨秀的那種貴氣。他客氣地接過簪子細細地打量,做工算不上精良,用料也很一般,唯獨上麵鑲嵌的一顆珠子,晶瑩剔透,很是特別。掌櫃經營這當鋪也有些日子了,見過很多珍奇古玩,卻也說不上來這是個什麼,但看著別致估摸著也值幾個錢,就說道:“姑娘,你開個價吧。我要覺得價錢合適,就收了。”

女子唇際抿出冷冷的線條,說:“價錢您隨便開,隻因這簪子是我母親的遺物,總有一日我會將它贖回的。今日當給你的錢我也分文不收,隻希望老板助我演一出戲。”

掌櫃的倒是沒聽過這樣奇怪的要求,來當鋪當東西居然不是為了錢。他饒有興致地盯著女子打量了一會,隻覺得這生意穩賺不賠,嘴角笑意漸現:“那這簪子,我看得值一百兩銀子。”

這個價錢開出來本就荒謬至極,但女子聽著竟是眉頭也沒皺一下,便點頭應允:“一言為定,他日我來贖回便付您一百兩銀子,在此之前就勞您替我好好保管。”兩人把字據一簽,便算是有了這麼個約定。女子將她的計劃娓娓道來,老板倒覺得不是什麼難事,不過是要在大街上打她幾棍子,上演那麼一出欠債不還的苦情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