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我是“楊司令”
中國西南邊境某處,中國特種兵部隊某部中尉連長楊勇,正帶著自己連隊的100多個弟兄,集結在一片熱帶雨林裏,準備對對麵的臭名卓著的金三角毒品生產基地進行毀滅式的打擊!
不停的跟指揮部核對著手上的電子沙盤上標注的敵方信息,好不容易核對完了,楊勇深吸了一口氣,站了起來,下意識的理了下上衣,扶了扶軍帽,給擺正點。雙眼注視著前方,好象能看到敵人的一樣,死死的盯了半天。應該是在思索最後的作戰方案。
由於是特種兵突襲,沒重火力支持,並且敵人的兵力很多,有1000多精銳的武裝部隊,有重火力支持,主要有,120,80,60迫擊炮,105毫米超輕型榴彈炮,步兵戰車(4輛),鐵拳反裝甲火箭炮,崔格特反裝甲導彈和毒刺肩攜式對空導彈。。。步兵裝備的也相當不錯,都是俄國特種兵製式裝備。總體戰鬥力遠高於我方的特種部隊的一個連。
這個仗要怎麼打呢?是個不小的難題啊,“楊司令”的眉頭緊鎖著。。。
“楊司令”是部隊的兄弟們對楊勇的愛稱。解放軍以前不是有個司令官叫楊勇嗎。嗬嗬。
表麵的看上去,實力差距很大,兵力對比10比1,地方有重火力我們沒有。這些都是很致命的。這個仗要怎麼打呢?那就要看看我們的優勢在哪裏了。首先是信息優勢,我們通過各種偵察手段能對對方的部署精確到個人!我方的通訊和信息共享的能力也是超過對手很多的,簡單點說就是單兵數字化。其次,有了信息的這個舞台,我們的楊司令能把我方所擁有的各種能量發揮到最大,用最優化的組合來達成攻擊效果。其三,還有點就是我們的兵的個人戰鬥力要遠遠的強於對方。有了這些優勢,仗就不是完全沒的打吧。
敵人的部署,簡單點說,在廠裏的生產區有150名左右的士兵在巡邏,其中有2輛裝甲車和16輛悍馬車,悍馬在車上裝了機槍。在周圍部署了反坦克導彈陣地和防空陣地。由於他們的反坦克導彈和防空導彈都是單兵的裝備,所以沒雷達和指揮中心。如果有指揮中心的話,直接摧毀指揮中心,那些導彈就是廢鐵了,不過他們沒有,要麻煩點。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105榴彈炮陣地在廠區東南方的15KM處,為了在廠區受攻擊的時候提供準確的火力支持。不得不提一句,象這樣的小口徑的火炮,在沒係統的支持的情況下,僅憑著自身帶著的觀瞄係統是很難在遠距離上準確攻擊的。雖然現代的火炮都有數據接收係統可以超視距精確攻擊。但是誰給他們這些販毒的提供數據呢?嗬嗬,這也從一個方麵說明了,信息和係統支持對現代戰爭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
敵人的防守不能說不嚴密,但是這要看對誰說的,嗬嗬。在楊司令這樣的行家眼裏還是很小兒科的。
又過了一小段時間,楊勇使勁的揮了下拳頭,下定了決心,仔細的把作戰方案又重新過了一遍後,把3個排長喊了過來,詳細的下達了作戰命令。精確到每一個戰士,每一個火力點的任務。
首先,楊司令帶一個排的戰士利用單兵飛行器在對方的廠區的空地降落,完成了對倉庫,辦公樓,廠房的攻擊部署,申明一點,對廠房攻擊使用的是眩目彈和催淚瓦斯,眩目彈是能使人短時間內失去知覺。
第2個排去偷襲105榴彈炮陣地。第3個排直接攻擊地方士兵的宿舍,停車場,然後立即支援楊司令。
在3個排的戰士都部署到位了以後,楊司令下達了同時攻擊的命令。
攻擊105榴彈炮陣地的戰士,先把哨兵給收拾了,直接到了炮位。由於對方處在正常值班的狀態,炮位上沒幾個人,主要的人員在旁邊的屋裏。突擊隊員用眩目彈把炮位裏的人震暈,然後破壞掉射擊孔周圍的牆體就進入了炮位。其他的隊員突擊了休息室,短暫的交火,把部分守衛給消滅了就完整的奪取了105榴彈炮陣地。那些炮兵在突擊隊員麵前是無能為力的。我們的戰士控製了這個陣地後,一方麵控製對方的人員,在對方給105榴彈炮陣地來電話詢問等交流的時候給予正常的答複。使得敵人短時間內不知道這個陣地換了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