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飛受命尋於吉出山,便星夜飛馬前往琅琊宮。
琅琊宮乃是道家仙境,雲霧縹緲,霞光閃耀,雲霞之中,常有奇禽靈獸出沒。
群峰之中,見一處靜湖,是為瑤池。瑤池之前,立一所道觀,是為琅琊。左現層嶺疊翠,九霄龍吟,右見峻山磐石,千山虎嘯,前聞鳳凰棲梧,朱雀入林,後有巨石沉湖,玄武翻波。琅琊好風水,可謂“山中自有春秋。”
彭飛一人一馬,來到如此仙境之中,直往山頂琅琊宮而去。
來到宮門之前,果然好氣派,流簷飛崖,勾心鬥角,正門之上,懸一匾額,上書“琅琊”二字,香火鼎盛,多有香客。
一道童見彭飛器宇非凡,乃上前接待,問道:“公子上香?”
彭飛微微一笑,道:“尋人。”
道童再問道:“哦,公子要找什麼人?”
彭飛心想,這於吉老師歸隱是絕密之事,這尋常道童怎能知曉。
正待隨便說個人,敷衍過去。卻聽背後有人呼喊:“這不是鵬舉嘛,好多時間不見了。”
彭飛心想,背後之人既然呼自己的字,必然是友了,回身看時,乃是一年輕道姑。
這個道姑麵目皎好,看來不過雙十年紀,美目含光,一身絳紫色的道袍,若水若雲,隨風輕舞,腰間配一柄桃木劍,全然神仙模樣。
卻道這道姑是誰,乃是彭飛的師姐,於吉的二弟子。
於吉一生收過四個弟子,世人隻知於吉有三個徒弟,大徒弟叫陶易,如今是琅琊的總管道士,年紀也在六十歲左右,小徒弟就是杜魴,世人都說他在山中修行,其實是冒了於吉的名號,外出布道,彭飛是關門弟子,世人不知。
而這個道姑叫劉采風,和劉繇有點宗親關係,追溯起來,可能是皇族,年過不惑了,可是《太平清領道》中確有駐顏之術,是以看上去仍是青春年少。
彭飛見了師姐,微微一笑,上前答禮。那小道童,見是劉采風,亦上前行禮,劉采風秀外慧中,知彭飛前來必有要事,便打發了小道童,帶著彭飛進了琅琊宮的後山精舍。
“小師弟,此來琅琊,必有要事吧。”劉采風為彭飛倒了杯茶。
“師姐,鵬舉此來,是為了請師傅出山。”彭飛說道。
“師弟,師傅隱居的原委,你又不是不知道。這次找師傅出山,卻是為何?”劉采風倒茶的手微微頓了一下。
“拯救蒼生。”彭飛一字一頓。
劉采風疑惑的望著彭飛,等他說下去,不過彭飛顯然沒有說下去的意思。劉采風歎了口氣,“師弟,當時讓你下山,也不知是對是錯,師傅肯不肯出山,你要去問他老人家了。”
“師姐,師傅現居何處啊?”彭飛問道。
“師傅住在後山,我們為他蓋了間小屋,你看,就在那裏。”劉采風指了指窗外,彭飛望去,確有一間小屋。建在半山腰。“不過,師傅這幾年好像不怎麼呆在屋裏,四處雲遊,我們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在,隻能看看你的運氣了。”
“多謝師姐。”彭飛說著,站起身來,向後山走去。
劉采風望著彭飛的背影,微微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