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這是重生啦?(1 / 2)

貞觀十年,長安城禮部尚書王珪的府邸中燈火通明

而以一位中年男子為首的眾人在一間房屋前焦急的等候著

“吱吖”

房門推開,一位年邁的太夫邁著步子走出來,臉上卻是滿臉憂愁,看樣子情況不容樂觀

“對不起,王尚書,老夫盡力了”

還沒等門前的中年詢問,那位太夫先說道

聽到這話時,傍邊的一位婦人直接昏倒了過去

“夫人”

“娘”

“舅娘”

……

幾人的聲音交雜在一起,整個院子也變得亂糟糟的一團

“太夫我家夫人沒事吧”

“王大人,夫人隻是急火攻心導致而已,調養幾天就好了,但心病還須心藥醫啊”

“可是……”

“王大人您也別怪我多嘴,令公子的病倒不是無藥可救,隻怪我本事不夠而已”

“太夫你說的是真的?”

王珪激動的說道

他雖然有三個兒子,可大兒子王崇基以後肯定是繼承他的家位了,二兒子王敬直早年被封城南縣男,還被聖上賜婚,明年與南平公主成婚,以後可是妥妥的駙馬爺啊

可這三兒子王璟才是他最喜歡的,繼承了他的優點,從小就在對儒家各學派都很喜歡,而且還有獨特的見解

而前麵的兩個兒子卻不喜歡這些,大兒子整天就想去從軍,建功立業

二兒子則是沉迷與權謀之術,這是王珪特別反感的地方,但他越這樣,王敬直卻越抵觸

所以這三個兒子,王珪就特別喜歡三兒子

但王璟從小對儒家有了自己的見解,而且有種返祖的現象,如果按照這樣發展下去,可能有超過其父王珪

所以王珪特別喜歡這個兒子

可惜天妒英才,王璟從小就體弱多病,一直是靠藥物養命

曾有人說其可能活不過二十歲,畢竟王璟對儒家思想的見解已經超過了他這個年齡的認知

他提出的將分散的形而上學濃縮成一套理論體係的想法也得到了很多當代大儒的誇讚

可是他的病卻不能讓他按照這個軌跡走下去

這也是王珪的心病之一,他雖貴位正三品的禮部尚書,也曾四處尋醫,卻沒有找到能治好王璟的人

但聽到這個位太醫說未必無藥可救時,王珪好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

“太醫,能否告訴再下該如何做?或者指點一二”

看這眼前的這位父親在遇到這事卻不失任何分寸,而且在禮這方麵不失任何時

那太夫開口了

“王大人,您知道前朝有一名著名的太夫叫甄權?”

“知道啊,難道他有辦法?”

“他可能也沒有辦法,但還有一位,如果他們兩個能一起出手,可能會有機會”

“還有誰”

王珪激動得直接抓住了那太醫的手

“藥王,孫思邈”

那名太醫歎了口水說道

“這兩位,您可知道他們在哪?”

“孫思邈現在可能還在宮中,但甄權我就不知道了,在可能隻有當今陛下知道了”

“來人,幫我更衣,我要進宮麵聖”

王珪對著門口的侍女說道

而剛說完

一名管事的人急匆匆的跑進來

“老…爺…,袁…”

那人說話時氣接不上了

“王青出了什麼大事,你為何如此慌亂啊”

王青還是提不上氣來,用手指這大門那方向

看到王青這樣子,王珪也不想多問了,就踏步往大門方向走去

而此時,有兩個仙風道骨的中年人跟兩個老人進門而來

“袁兄,李兄,你什麼來了”

王珪看到那個中年人時,驚奇的問道

“王兄,不必猜疑,我們是算到你可能要進宮麵聖,還有你遇到的問題,這不給你解決問題來了?”

“袁兄和李兄的麵相之術我肯定不敢懷疑的了,可是……”

“王兄也不必多說了,讓孫老和甄老先去給令公子看看如何,畢竟時間不多了”

說完後,王珪就帶他們進入內院中了,待兩位老人進入屋中後

王珪問道

“袁兄,你說這兩位是?”

“對,這兩位就是孫思邈老先生和甄權老先生啊”

“啊”

王珪有點震驚,畢竟這件事,他都沒有向外透露過,而且這事也是剛剛那太醫跟他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