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五祈雨抗旱
二人風馳電掣,疾行了約五個時辰,已到了陝西府華州境內。
饒是童虎修煉了近千年,也感到有些吃不消,遂說道:“兄弟,你我半斤八兩,看來一時間難分勝負,此處距離京師還有不短的距離,現在天色已晚,你我不如歇歇,明日再比如何?”
吳天性格倔強,雖然早已不支,卻咬緊牙關,苦苦支撐,決不願意先提出休息,見童虎先說出來,立刻欣然答道:“小弟也正有此意,不如我們就近找個地方落腳吧。”
兩人停下身來,但見不遠處有一個小村落,於是信步前往。走進村子,隻見人煙稀少,一片荒涼之象。吳天心中大奇,此處離京師不過幾百裏地,又不是什麼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斷不該如此蕭條,見遠處有一村民,吳天立刻走上前去,問道:“請問兄台,此地叫什麼名字,為何如此光景?”
童虎也緊跟上前。
那村民見二人雖為外鄉人,卻氣宇不凡,就歎道:“唉,兩位有所不知,此村叫趙村,近兩年來大鬧旱災,顆粒無收,好多鄉親都外出乞討去了,我家的存糧也已用盡,明日也隻有去州府乞討,碰碰運氣。二位若是想在此處落腳,怕是走錯地方了,這裏有錢也沒有東西吃了,不如快些趕去州府吧。”
吳天問道:“百姓如此疾苦,官府和朝廷難道就不管嗎?”
村民答道:“官吏個個無道,隻知道欺上瞞下,侵吞災糧,商人們乘機囤積居奇,哄抬糧價,朝中奸臣當道,皇帝昏庸,隻知道尋什麼長生不老之法,哪裏把我們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裏。”
吳天知道實情定是如此,卻也無可奈何,回頭看了看童虎。
童虎笑道:“官府和朝廷的事情,不是我等管得了的,不過作法祈一場雨,解一下燃眉之急,倒也不算什麼難事。”
吳天大喜,說道:“當初我隨師父學藝時,師父也曾提到這祈雨之術,奈何我卻不感興趣,以為並無大用,所以沒有學習,現在看來,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不想大哥竟會此術,看來這次要有勞大哥了。”
童虎說道:“其實這祈雨之法也不是什麼高深的法術,當年我偶遇一位道士行這祈雨之法,偷聽到他的咒語口訣,自行演練之下,竟也習得此術,待為兄明日作法祈雨之時,你隻須記住我的咒語口訣,以兄弟的道力,不出十數日,當能精通此術。”
吳天笑道:“那小弟在此先謝過大哥了。”
那村民聽說這大漢竟會祈雨的法術,而且看來並不像是說謊,立馬跪倒在地,磕頭道:“若二位真能求得一場大雨,我代這幾個村子的所有百姓感謝二位的大恩大德,前些日子村裏也有人去華山,請求道士作法祈雨,他們卻說是上天懲罰皇帝昏庸,故降下旱災,天意不可違,不肯為我們祈雨。”
童虎一聽此言,心中一驚,若果真如此,明日怕是難以請到行雲布雨的天神,又怎麼能求得雨來,遂麵露難色。
吳天安慰道:“大哥明日盡管試試,算是盡人事,聽天命,盡力而為,但求問心無愧吧。”
童虎說道:“也隻好如此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正午時分,兩人來到一片空地之上,找來一個供桌,點上香燭。但見童虎取出早已準備好的符紙,在香燭上點燃,口中念念有詞,右手指天,喝道:“風來!”
不一會兒,但覺微風撫來,漸漸地風聲大作,童虎又喝道:“雲起!”
天漸漸暗了下來,時間不長,已經烏雲漫天,最後童虎咬破食指,將血沾在符紙之上,在香燭上點著,大喝道:“布雨!”
刹時,雨點直落而下,不多時已經如盆而瀉,四周百姓奔走相賀。
※※※
華山之上,一白眉道長正觀天象,發現東麵天空風起雲湧,似有大雨之象,心中頗感意外,照天象所示,近日東麵不該有此大雨,雖然前些日子有村民上山請求作法祈雨,但他並未應允,隻因他覺得祈雨乃是一件大公德的事情,這些村民連些許香火錢都舍不得,顯然是心意不誠,所以不答應祈雨,算是小懲薄戒,本打算過些日子派弟子前去作法祈雨也就罷了,不想卻出了此等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