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號這天天氣不錯。
我關了手機,將它放入書包的內袋中。
天空中掠過一兩隻麻雀,嘰嘰喳喳地鬧著,似乎在宣告學生們即將開學的悲哀。
今天是我從初三升到高一的第一天。
經曆了中考那兩個多月的摸爬滾打,一切本該是苦盡甘來、充滿希望的。
但一切來得又是那麼突然,因我本人的學藝不精(通俗來講就是掛科),導致我在數學這一門學科上考出了六十八的高分。
…然後嘛,所有分數都被連累到了底線之下。
所以,當其他高一學子都是滿心歡喜地走進什麼重高、優高,再不濟也至少有一所民辦高中可以讀——那都是奔著考本科去的。
而我呢?隻能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滿目瘡痍地入駐這所電子職校。
但當我踏進校門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在職校的三年注定是不平凡的。
原因暫且不提,咱們插句題外話:相信人們都讀過幾年前的一篇新聞。
那篇關於一種神秘力量的報道。
這種力量能讓普通人類擁有異能力,例如飛行、噴火、預測未來之類正常人無法完成的特異功能。
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一名來自杭城的普通公司職員身上。
據相關部門報道:
這名職員當時正在被老板訓話,而當老板說出一些刻薄的話時,該職員的身體居然開始熊熊燃燒。
隨後,該職員甚至焚毀了老板辦公室內幾株植物與幾部名著,老板當場高呼救命。
後來,該職員被兩名拿著滅火器衝進辦公室的保安製服,並移交相關部門處理。
此事發生後,全國上下超自然研究會的專家立刻介入調查。
專家們聚集起來,對職員自燃事件展開了激烈討論。
眾人各執其詞。
有人說:“這隻是普通的人體自然現象,上世紀也有過如此例子。”
但立刻被駁回了,駁回者的理由是:“此次自燃事件不同以往。
“事件中被焚燒的植株與書籍離該職員站立的位置相隔有一段距離,並不會被該職員身上的火焰所觸及。
“由此,可排除該現象為尋常人體自燃現象。
“所以,隻可能是該職員主動使用身上的火焰縱火造成。”
駁回者滔滔不絕地說著,其他與會者深以為然。
這時,會議現場的門被打開了,幾位專家簇擁著一個人影走了進來。
眾人定睛一看:竟是此次事件的當事人,也就是那位職員。
那位職員姓王,名字也平平無奇,叫璋——這是一種玉器,其中大抵寄托了他母親的美好祝願。
此刻,他正坐在大長會議桌的一邊,等待其他那群地位比他高出許多大人物發話。
一位專家說:“我們還是比較想通過你的第一人稱了解事情的發展,請說說吧。”
王璋抿了口茶,輕輕頷首示意。
他緩緩開口:“我的老板向來是口無遮攔,讓員工們感到惱火是常有的事。
“隻是碰巧我那天心情不太美麗,外加老板與甲方的苛刻要求,一時怒火中燒…”
王璋頓了頓,接著說道:“之後便是各位了解到的那樣,我的身體居然燃燒起來,並且我似乎能控製這股力量。
“…出於報複心理,我便焚毀了老板平日裏最愛護的植物與書籍。
“就這些了。”
王璋話音剛落,門外的保安便走進來挾著他出去了。
但王璋並沒有被再次移交相關部門看管,而是在被開除後帶著老婆孩子回到了老家。
王璋回到老家後,時常用自己的特殊能力幫著村裏的留守老人燒柴燒煤。
同時,他也紮實肯幹,在村裏的口碑越來越好,以至於被村長上報到縣裏,評為勞動模範。
之後,王璋成為了有名的燒烤店老板,這是後話。
時間回到會議當天,晚上八點左右,為期五個小時的討論終於圓滿結束。
專家們得出了一份會議總結:
①這種特殊能力似乎正在大眾化,在會議進行的同時,有很多其他地方也發現了異能力人群。
②考慮到此種異能力皆在受益人群的可控範圍內。
考慮到日後對社會乃至國家擁有積極意義,往後並非危及社會安全的情況將不由超自然研究會接管。
請發生事件地段的相關領導自行解決。
③會議決定將此種特殊能力命名為「氣場」,擁有異能力的人群則為「氣場師」。
④「氣場」的出現毫無規律,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氣場師」。
但「氣場師」與「氣場師」之間會締結一種神秘契約,導致他們彼此能夠感受到周圍有自己的同類。
…之後便是些大人物們經典的客套說辭,不便多說,各位看官自行理解。
時間再回到九月一號這天——我想,現在你們應該知道為什麼我說這是“不平凡的三年”了吧?
別看我這副吊兒郎當的模樣,實際上我也是一名氣場師。
在進入這個學校時,我就通過那種“神秘契約”感受到了這所學校裏存在著其他氣場師,而且不止一個。
在故事開篇之前,先說說我的氣場:它有個很簡潔的名字,叫做「舞蹈」。
其能力是在觀看各式視頻加深記憶後,隻要做出各種姿勢便能實現具象化物體。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例如學會最近很火的《新寶島》中的“宴請八方”,便可具象化出小型龍卷風席卷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