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1 / 1)

有時人們覺得生活總是那樣的無奈,背著沉重的枷鎖,腳踝都在顫抖,背脊已經彎曲,可是責任卻總是在不停的沉積,越積越重,沒有人知道何時才會有放鬆的一刻……或許死亡才是終結……

記得在一次寫生采風的時候,我們幾個遠足到了新疆。我的感覺隻有一個——滄桑!如此厚重的滄桑。

那是在一個生與死交替的天地,無數滄海桑田一般的變遷,文明在這裏興起而後又毀滅,再灰燼之中又誕生一個新的國度,周而複始,延續千年。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在文明史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可是他們又是如此的不幸,貧瘠的土地製約著他們的繁衍,惡虐的氣候使他們永遠在和自然抗爭,廣大的土地又使他們無法團結,最可怕的卻是他們周圍的強大而又貪婪的鄰居。

沙漠摧毀他們的城市,他們可以重建;水源的枯竭他們可以遷移;冬季他們有堅韌的體魄對抗可怕的冰雪;獨特的房屋可以使他們在熾熱的夏日延續生命;他們甚至在戈壁灘上種出了自己的糧食……

可是最可怕的不是大自然。異族的屠刀無數次落在了他們的身上,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幾乎每一個異族帶給他們的都是國破家亡,除了僅有的兩個……。

兩千年前的匈奴與強漢,如果說漢人在的時候還帶來文明與部分時間的安定,那麼匈奴就隻有勒索和屠殺。

…………

一千年前的大唐和波斯,或許他們都是為了自存,卻又使大漠再一次涅磐,這難道就是他們的命運嗎?

…………

到了偉大的成吉思汗的時代,他們或自願或被迫爬上了蒼狼的戰車,不但讓自己的勇士到在異國他鄉,更若怒了周圍那些被迫害的民族,偉人的事業或許使他們獲得了一些財富,可是卻更帶來了複仇的戰刀。想想俄羅斯人殘暴,想想依斯蘭的彎刀,想想印度人的暗夜屠殺……

…………

到了大清、俄羅斯與奧斯曼……

…………

到了昨天的蘇聯在阿富汗……

到了今天…………

雖然我隻看到了灰燼,隻看到了殘垣斷壁,可是遠古的斷章卻與這些殘骸在我眼前連成了悠遠的旋律,在環繞、在纏mian、在激昂!在高昌的圓形神廟前,在交河的祭壇上,在樓蘭的斷壁之中……

在從喀什到庫而勒的車上,一些聲音仿佛總在我胸中縈繞——我想呐喊,卻不敢;我想吟唱,卻不會寫詩;我想畫下來,笨拙的畫技又讓我無從下筆;我隻能說出來:

我聽到了,龜茲的樂舞,樓蘭的禪唱

我聽到了,高昌的絕響,準葛耳的牧歌

我聽到了,悠揚的駝鈴,綿長的號角

我聽到了,戰士的呐喊,戰馬的悲鳴

我聽到了,破城的恐懼,垂死的呻吟

我聽到了,風在肆掠,沙在漫步……

我不知道我這個故事究竟要有什麼結局,我也不知道究竟是輕鬆還是沉重,我隻想在我的文字中表現出他們的悲歡離合,他們的軟弱與不屈,還有是那些把鮮血撒在這片土地上炎黃子孫的夢,或許隻是表現出了我心中的狂想……

2004-2-5夜於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