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崇禎七年(1 / 2)

第二章崇禎七年

蔣俊一醒來就發現自己來到了這裏,而這一年是崇禎七年,蔣俊的曆史學的並不是很好,當一開始他連這是哪個朝代都不知道,可耐不住有的人名氣太大,電視劇看的多了自然而然,就知道明末有個李自成。

而蔣俊就是一名入籍的軍戶,華夏的曆朝曆代中,有軍戶這個職業的朝代很多,但是對軍戶來說最為悲慘的朝代隻有一個,那就是朱元璋創建的明朝!

大明朝實行的是戶籍管理製度,當時的人按職業劃分可大致分為:民戶、軍戶、匠戶。其中民戶包括儒戶、醫戶等,軍戶包括校尉、力士、弓兵、鋪兵等,匠戶分委工匠戶、廚役戶、裁縫戶等。這些戶的劃分是很嚴格的,主要是為了用人方便,要打仗就召集軍戶,要修工程就召集匠戶。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親自規定,隻要是當了軍戶的,除非是經皇帝特許或官至兵部尚書,否則任何人都不得自行改籍。

比如你是軍戶,你的兒子也一定要是軍戶,那萬一沒有兒子呢,這個簡單,看你的親戚裏有沒有男丁,隨便拉一個來充數,如果你連親戚都沒有,那也不能算完,總之你一定要找一個人來幹軍戶,拐來、騙來上街拉隨便你,去哪裏找是你自己的事情。

比起民戶或者其他的職業,軍戶的地位更是十分地下,各級官吏甚至一普通生員都可以任意役使軍丁,克扣月糧。

明末時軍戶逃亡的現象就十分嚴重﹐明朝的官府曾多次派人勾補逃軍,甚至專門設有清軍禦史處理軍戶逃亡及勾補軍伍事宜。明朝中後期以後,軍戶製度更是形同虛設﹐募兵漸漸成為明朝官軍的重要來源。可以說明朝的滅亡與軍戶製的建立有較大的關係。

可是蔣俊並沒有辦法選擇,他雖然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沒有死還意外來到了明朝,但這些事確實是發生了。

在這個兵荒馬亂,災禍連連的時代,如果沒有錢根本無法生存下去,而且蔣俊還沒有任何身份證明,無奈之下蔣俊隻好自行入籍當了軍戶。反正明朝在有個十幾二十年就滅亡了。

可是蔣俊的運氣並不怎麼好,他明明報的是屯軍,可最近前線戰事吃緊,連他們那種隻會種田的屯軍都參加了戰鬥。

這兩個月多來,蔣俊已經記不清總共參加過多少次戰鬥了,在連番惡戰中,他也迅速成長為一名冷血屠夫,一個多月來,死在蔣俊刀下的流寇少說也有十幾個了,為此蔣俊還從一名小兵榮升成了總旗。

遠處那條淡淡的黑線漸漸的變得清晰起來,綿長沉重的號角聲在前方響起,悠遠得就像是來自遠古的巨獸,那聲音在心頭回蕩久久不曾消散。

雨還在下,天空也變得更加陰沉了,屯兵陣中一片肅靜,蔣俊甚至可以聽到初上戰場的新兵口中牙齒打顫的微響,那是恐懼的聲音!

自己何曾不是這樣呢!蔣俊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自己第一次殺人的感覺,那一劍捅進去,捅在人身上,就像小時候拿牙簽捅蘿卜一樣!“呲”的一聲,水花四濺。

蔣俊目視前方,遠處的那道黑線變得越來越粗,往前蠕動的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