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何名?何地人士?到此何幹?”
“姓章,名子瑜,東郡涿縣人士,七月間家發大水,田裏秋糧無收,家中無以為續,遂到樂縣投奔親戚。”
章子瑜從包袱裏拿出路引遞給城衛,如實說道。
賈似道接過文牒,眉頭微皺疑惑道:“涿縣?”,說著就伸指翻開文牒,看著書頁中夾帶的兩枚銅板,眉角頓時一舒,也不細看,就對著一襲青衣章子瑜頜頭輕點,隨即咧著一口黃牙,大聲吆喝著:“進!”
時值九月,秋風刮在黃櫨樹葉上沙沙作響。
“章氏!”,章子瑜站在人流湧動的青石大街上,抬頭看著鎏著章氏兩個大字的門匾,粉牆上黛瓦連綿不絕,上好的紫檀木門上雕刻的雲霧仿佛天間一般,就連石階上的座獅都是青銅細琢而成,他不知此行之地是否有誤?
章子瑜思慮著,回憶起此生家世,祖上三代皆是富農,家中三代單傳,自幼便入私塾讀書,家中溫飽有餘但卻無多少存糧,否則也不至於鬧了饑荒就被母親臨終前囑咐到離涿縣八百裏的樂縣尋親!家中何時有了這等親戚?
思緒半晌,章子瑜一時也沒有頭緒,搖了搖頭,多想無益,遂跨步向台階而去。
“章氏”門前,花崗石鋪成石階自上而下約有十餘梯,東西兩頭各自杵著的一名小廝,看著迎麵而來的章子瑜,兩人眼睛對視一眼,遲疑片刻,一人便邁著小步向章子瑜迎去,兩手一抬,對章子瑜作揖道:“敢問公子至我府有何貴幹?”
章子瑜抿了抿嘴,思緒不由飛至雲間,“老娘也沒說讓我來這章府找何人,姓甚名誰都沒留下一言半語,這要我如何回話!”
見章子瑜不答話,小廝乙扭頭看向另一名小廝,那人見章子瑜一身青襟微微褶皺,發上插著木簪子與發色一般發黑,腳上著的鞋子有著些許泥斑,背著灰色包袱,再無他物,風塵撲撲之像,思緒一轉,便快步上前就是一深揖:“公子可是姓章?”
“嗯?”
這小廝見章子瑜疑惑,也不詫異,反而眼角揚起,對著章子瑜輕聲笑道:“公子可帶有信物?”
章子瑜愣神間,恍惚的從懷中摸出一碟文書,封皮四角翹起,忖紙泛黃,封麵提著四個大字,名曰:“章家族譜”。
小廝甲見到果真有“信物”,也不檢驗,發出“嘿嘿”兩聲輕吟,忽地察覺自身失態,隨即不敢多想,臉趕忙一扭朝著小廝乙急促吩咐道:“快快進屋稟告老爺,有章氏族人尋親而來,”不等小廝乙回話,就要拉著一臉恍然章子瑜進門!
章子瑜輕輕扯出衣袖,小廝甲回頭看了一眼章子瑜也不介意,自顧的向前引路。
步入府邸,輕抬頭顱環顧四周,落於眼前的青灰磚石鋪成的甬路,其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蔥鬱的花樹扶牆而上,在這秋季不顯絲毫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