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為了生活(1 / 3)

規劃背景

該住宅小區位於昆明市西南部,廣福路以南,福康路以北。整個地塊總麵積為55畝,淨用地麵積為41。15畝。該住宅小區屬於昆明市前衛20號地塊城中村改造規劃的一部分,主要作為居住用地來開發,同時承擔著部分商業和辦公的功能。

2。住宅小區停車設施布置的基本原則

2。1因地製宜

在建設停車設施時,停車空間的選擇將受到多方限製,在盡可能多的為居民提供方便、舒適的停車設施的同時,結合居民的公共活動空間,配合綠化環境因地製宜的考慮設置。在宏觀方麵,綜合考慮城市地段、地貌、現實狀況[2];在微觀方麵,結合住宅小區地形特點,使用功能以及周邊環境關係加以綜合考慮,確定切實可行的空間模式,使停車場的設置更加方便,快捷、舒適,同時融入整個住宅小區的環境。

2。2效益優先

住宅小區停車場的設置應注重綜合效益,停車方式的選擇、停車場的布置應從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麵來衡量。

2。3相互協調

停車場地的布局在大的方麵要盡可能的與區域總體規劃相協調,其選址應考慮其規劃範圍內未來停車發生源在位置和數量上的變化,以及城市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做到規劃的連續性和協調性[3]。在小的方麵要綜合考慮地區經濟,住宅小區的規模,居民經濟能力、汽車擁有率等因素,盡量與停車需求相協調,按照一定的停車位指標來建設停車空間。

2。4安全方便

在設置停車設施時,在保證居住宅小區整體交通組織合理有序的前提下,盡量少占或不占路邊和宅前空地,並且盡量遠離老人活動場地和小孩遊戲場地,確保居民特別是老人、小孩的生命安全。為了方便居民的出行和存、取車的方便,住宅小區機動車停車場(庫、位)的設置應考慮停放車輛阻抗和車輛的可達性。因此,一般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規劃布置方式。

在對住宅區建築規劃設計之時要考慮綠化對屋頂產生的承重、防漏等問題。這樣設計過的房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屋頂與牆麵的綠化,做到空間的六麵綠化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環境,使居民更貼近自然。例如上海五大豪宅之一的河濱豪園,其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室內綠化及地麵綠化成了一個完整的綠色鏈,成了蘇州河邊綠帶的代表。

由於現在的居民樓相對的樓層都較高,在小區綠化時不能隻考慮樓層低的居民,也應該考慮樓層中、高的這些居民俯視時對小區綠化的景觀感受。因而設計師在小區綠化造景之時,要充分考慮樓層較高的居民的俯視感受。

2、小區原始狀態的改造

現在有些小區在建設之初,一般隻有初步的考察一下地形然後將地推平,然後在平地上建設、綠化。這樣完全破壞了當地的原始風貌。在小區建設之初,應該充分考查其現狀。在建設時應該對其當地的自然遺跡、古樹名木進行適當的保護及利用。因為自然遺跡、古樹名木時曆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積澱,在有意識的.保護之下能夠體現一個小區的文化氣息,展現居民小區的特色,有利於提高居民的生態意識。

3、景觀道路、雕塑、健身設施等戶外空間在住宅區綠地中的設計

在景觀道路、雕塑、健身設施的設計安排時,必須將建築的尺度、景觀小品的尺度、樹木的尺度進行綜合的考慮、合理的量化。每個人都需要適度的戶外空間,在盡量加大綠化麵積的同時,所有人的參與園林的因素都應該加以考慮。

因為沒有人的參與的、沒有感知的綠地是蒼白的、沒有意義、缺少品位的。小區綠地需要有公眾性、開放性、參與性,對應這樣的需要的就是盡量的使居民能夠在小區綠地中聚集,即現在所經常討論的“人居”與“人聚”的問題。景觀道路、健身設施等戶外空間合理分布於綠地中正是“人聚”的需要。

三、居住小區中植物的選擇

1、尊重居民喜好

在對居住區的綠化植被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居民的喜好,選擇居民喜聞樂見的植物進行配置。隻有與居民的喜好相一致的植物選擇才能使小區的綠化具有親和力,使居民產生認同感。例如在小區中栽植均一成行的鬆柏,使之森森然的樣子。

表麵上好象綠化很好,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裏會對這樣的環境產生墓地的感覺,被居民所排斥,不能達到其應有的效果。這裏不是說人們對鬆柏就沒有認同感,小區綠化造景中不能使用鬆柏,而是人們由於厭惡一些事物而會對與之相近的事物產生厭惡的感覺。鬆柏在小區綠化中進行孤植,作為焦點景物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園林表達效果的。

2、以喬木為綠化骨幹

喬木在小區中的應用主要是從生態和造景兩個方麵來考慮。由於喬木樹冠的絕對麵積大,因而在在小區綠化中能夠製造更多的氧氣,吸收更多的廢氣及有害

氣體,因而喬木的應用在小區中更有利於居民的健康。在對喬木的選擇上,落葉喬木與常綠喬木在整個小區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約為1:1—2的比率。

由於落葉喬木越古樸,枝幹、樹形越迷人,最具備樹木的色彩美、形態美、季相美、風韻美,因此最能體現園林的季相變化,使小區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綠喬木可以給人四季如春的意境。

在做小區綠化設計時應該根據設計意圖合理安排選擇。在喬木的選擇上一個小區不能太多,多則雜、雜則亂,一般選2—3種主體樹種,選3—4種輔助樹種。喬木的種植不能離住戶的窗戶太近,尤其是南北窗戶,在南麵窗戶外6m不得種植喬木。

3、保健植物的選擇

基於現代居民對健康的要求,小區綠化的樹種,必須選用無毒的喬灌木,可以在居住區綠化時選擇美觀、生長快、管理粗放的藥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於人體保健,又可調節身心,也可美化環境。

這類植物如香樟、銀杏、雪鬆、龍柏、羅漢鬆、粗榧、枇杷、無花果、含笑、牡丹、門冬草、萱草、玉簪、鳶尾、吉祥草、射幹、野菊花等喬灌木及草花。在優先選擇保健植物的同時,還應注意花期較長及色葉植物如垂絲海棠、木瓜海棠、紫荊、榆葉梅、櫻花、溲疏、噴雪花、黃馨、金鍾、迎春、棣棠、紫薇、金絲梅、梔子花、桂花、紅楓、雞爪槭、蠟梅、紅瑞木等。

四、城市居民小區中植物的配置

1、植物配置要層次分明、注重色塊

在居住小區中進行植物配置時,也應該注重其層次的搭配。利用喬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層四個層次,這樣再進行空間的分割及聯係,通過各個層次,使空間更具自然的節奏。在進行這種層次的搭配之時,應注意喬木與灌木的比例約為1:3—6為宜,草皮麵積(喬、灌木投影範圍除外),不高於綠地麵積的30%,另外要注意植物種類的豐富多彩。

小區在注重運用色塊組合的同時,應該徹底摒棄以往的一種大色塊造景的誤區。但是色塊的處理手法仍然在園林造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塊布置時色彩簡潔明快,可按設計者的要求任意作出各種圖形圖案;采用色塊的模紋形狀可以達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滿足快速綠化美化的要求;

養護相對簡單,隻需要一次成形後經常間斷性進行修剪,就可以達到較好的綠化效果;隻要合理選擇色葉樹種,就可以讓色塊四季基本不變,更加重要的是色塊的設計比較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特別在歐式建設的小區中和環境比較和諧;容易使人感覺環境整潔有序,現代氣息較濃。合理運用色塊,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