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討伐張資(2 / 2)

荀彧和徐庶、韓當、荀衍、審配、太史慈、臧霸一起,巡視戰場附近的地形後,召開戰前圓桌會議。大家的意見相當一致,就是盡快出動爆炸隊,炸開西城,殺進城去,拿下張資,早日奏凱還朝。

不過,荀彧注意到,徐庶一直沒有發言,而是在那裏沉思,似乎在構思什麼。等到大家的議論暫時停歇下來,荀彧問道:“元直,大家都議論紛紛,你卻一語不發,一定是有什麼妙計!趕快說來給大家聽聽!”

徐庶被荀彧點名,笑著道:“司令,各位,庶確有一計,但尚未思慮成熟,因此未敢現醜。既然司令看出來,我就先說出來,和大家商榷吧。”

眾將都知道徐庶足智多謀,聞言都肅靜下來,聽徐庶獻計。

徐庶道:“西城緊鄰漢水,我看完全可以引漢水灌入西城!我在考察地形時,就覺得可行,但是,如何發掘溝渠,還尚未考慮清楚,方才還在算計此事,因此沒有說出來。”

荀彧一聽,立刻上來興趣,隨即下令,大家再次來到漢水一帶,考察地形,研究徐庶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些將領們一起研究這個問題,很快就研究出一套細致的方案。

對於水攻的計策,也不是沒有反對意見,太史慈就認為漢水灌入西城,必然使百姓受災,有違主公的初衷。

經過慎重考慮,荀彧答複道:“子義多慮,在戰時,主公最優先考慮的,是我軍將士的生命,如何減少士兵的損失,才是我們應該最重視的。因此,雖然此計可能造成城內老百姓的損失,但是,大概也隻會損傷其財物,還不至於危及其『性』命。這些損失,和我軍官兵生命的損失相比,實在不用考慮。”

太史慈一想,也確實是這麼一回事,自己人的生命實在比對方重要,也就點點頭,不再堅持己見。 夢想三國誌4

荀彧隨即拍板,讓眾將按照商定的分工,各自準備。

荀彧如此做法,雖然比用炸『藥』直接炸城慢得多,但是,官兵的安全都得到保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可能『性』很大。

次日,各軍進入狀態,開始挖掘溝渠,構築水壩,準備引漢水灌入西城。城上的張資眼看著敵軍挖掘壕塹,心知大勢不好,想出城攻擊,但又害怕敵人有伏兵,不敢出擊,隻是眼巴巴地看著壕溝越來越深,越來越寬。

溝渠很快挖成,漢水隨即被引入西城,城中水深半人左右,軍民人等皆困於河水,城內房倒屋塌,不計其數。糧食都浸泡在河水中,雖然還能食用,但真不是個味道。隻幾天的工夫,西城城內的守軍就兵無鬥誌,混『亂』不堪。

張資見城內全是水,知道敵軍暫時不能攻城,遂抓緊時間,抗洪救災。可是,漢水波濤洶湧,焉能說救就救?城內守軍泡在水中,苦不堪言,糧草損失不小,糧荒眼看就到,誰都憂心忡忡,怎麼會用心救災?

至於城中的百姓,被如此大水一泡,更是蒙受重大的損失。但是,和荀彧事先預測的一樣,除極個別人被倒塌的房子砸死或者一些老弱病殘者死亡以外,絕大多數老百姓的生命都沒有受到威脅。

除水漫西城以外,爆炸隊還在城外搭起箭樓,不斷『射』箭入城,狙殺城牆上的守軍。霹靂車也不一定在什麼時候,就把大石塊拋進西城,就算砸不到人,落在水裏的巨響也足以讓守軍魂飛魄散。

第12軍一直配合爆炸隊行動,參謀長荀衍實際上已經成為爆炸隊的指揮官。荀衍突然想出一計,讓一架霹靂車把引燃的炸『藥』包投擲入城。“轟隆”一聲巨響,炸『藥』包在城牆上爆炸,雖然隻炸飛幾個守城士卒,但“天雷轟頂”的謠言卻不脛而走,在每個士卒心裏都留下恐懼的陰影。

張資聽到這個恐怖的謠傳以後,終於無法忍受這巨大的壓力,親手鴆殺自己的妻子兒女,然後懸梁自盡。

張資一死,城中守軍立刻全線崩潰,迫不及待地開城投降,唯恐落於人後。

按照王琦的指示,對於投降的西城守軍,一律予以寬大處理,不咎既往。不過,雖然張資『自殺』,荀彧還是沒有放過他。張資的腦袋被砍下來,高懸城樓之上示眾,屍體則被淩遲碎剮後焚燒,連骨灰都灑進漢水。

. 安卓客戶端上線 下載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