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袁紹搗鬼(1 / 2)

冀州,鄴城。

州牧府內,袁紹正襟危坐,威風凜凜,氣度非凡,臉上的得意之色不加掩飾。

虎踞冀州,東吞青州,北擊幽州公孫瓚,南圖並州,又有群雄盟主的榮耀光環加身,賢士猛將趨之若鶩,現在的袁紹,正值春風得意之時。

冀州一並文武,河北名士郭圖、審配、沮授、田豐、許攸等等,武有顏良、文醜、張郃、高覽等等,麾下帶甲之士數十萬。

如此強橫的實力,足以問鼎天下,與群雄爭霸,待到天下平定,他袁紹就可以君臨天下了。

最近,袁紹甚是頭疼,他的昔日老友兼同盟曹操,在兗州大顯神威,大破黃巾餘孽,收編整合了二十餘萬人馬,號稱青州軍!

一些有名的賢士猛將也爭相去投入他的懷抱,令他的實力不斷做大,隱隱有了抗衡自己的苗頭,若是日後南征,勢必要和他一番血戰。

煩心事不光這一個,待在兩淮的袁術,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也老是和自己不對頭,整天暗地裏搞些聯盟,要來對付自己,真是袁家的敗類!

心頭大患還有兩個,一是幽州的公孫瓚,其手下精兵猛將無數,有十萬之眾,白馬義從號稱天下精騎,如梗在咽,危險他在冀州的統治。

兩人為了角逐黃河以北的霸主地位,打了數十仗,互有勝負,始終不能一舉拿下這個心頭大患,真是氣人!

另一個就是黑山賊張燕,娘了個賊皮,也不老實的待在常山好好的過日子,三天兩頭打自己主意,經常縱兵掠境,騷擾百姓,最厲害的一次,趁他率兵遠征,攻下了鄴城,要不是黑山賊中有關係好的。

將自己一家老小暗地中保護了起來,他袁紹可就要當孤家寡人了。

對於張燕的這種行為,不光袁紹不能容忍,就是那些世族大家們,千千萬萬的百姓們也不能容忍,連番激戰,總算將張燕打怕了。

乖乖的退回常山等地,沒過多久,又再次殺回,攪得冀州和歸屬袁紹治下的並州諸地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袁紹總想一舉擊破張燕,奈何兵力多半被公孫瓚牽製住了,要是兩線作戰,他將會陷入一場苦戰。

隻能采取打打和和的策略,等待一個最佳時機,將這兩個心腹大患給滅了。

根據曆史,袁紹是有了呂布的幫助,才重創張燕,使得他再無反擊之力,老袁這才坐穩並州這塊地方,然後揮軍消滅了公孫瓚。

可惜,在這個時空,呂布搶先玩自立了,不光是自成一方勢力,還挾持天子,為了慶祝這一件事,呂布聽從賈詡的意見,給關外的諸侯,加以封賞。

這可把老袁的鼻子可氣歪了,當他看到那道詔書的時候,直接掀翻了案,好一個呂布,利用天子,開始作威作福了!

最關鍵的是,他所期望的馬韓大軍並沒有幹掉呂布,反而內鬥了起來,給了呂布得以喘息的時間,不僅打敗了羌氐等少數部落,平定了隴西,關中以南,以東諸地。

勢力擴張的同時,他還派軍收服關中以北的地方,那裏可是有不少並州的地盤。

袁紹當初放董卓進關中,除了盟軍各懷心思,軍心不齊等原因外,還有另外的打算,那就是據守關津一帶,將董卓和他的西涼軍官統統困死關內,給他做大的機會。

關津一帶,就是指並州等地,河內,上黨,壺關等地,這些地方將是遏製董卓出關的要道。

東麵是洛陽,現在已是荒涼到了極致,百裏不聞人煙,就是董卓占據了那些地方,也不會有所作為,更何況,他要是再進一步,那裏就是曹操、陶謙的地盤了。

這些人可不是善茬,就是陶謙這等老匹夫,也對董卓咬牙切齒。

計劃不如變化,呂布擠下了他的義父,成了西涼軍和並州軍的老大,勢力大增,坐穩關中的呂布,想要徹底穩定關中全境。

派了一支精兵北上,想要攻取河內諸地,袁紹自然明白這些地方的重要性,若是被呂布得到了,日後就可以用這些地方,作為一個跳板,進可以攻打自己,退可以遏製自己。

於是,老袁火燒屁股似得急了起來,連忙召集麾下群臣,商議對策。

這一次,他的這些謀士意見出乎意料的一致,派人給張揚、張濟等人許以重利,讓他們嚴守城池,不能讓呂布占半點便宜。

雙方還暗地裏結成同盟關係。

張揚是丁原舊部,同呂布關係極好,本來他咬咬牙也就降了,跟著他這個老友後來混,未必不是一條好的選擇,可惜部下在看到袁紹的文書後,全都反對投降呂布,要求力戰呂布,保全地界。

他們對呂布,可更畏懼實力強橫呂布十倍,二十倍的袁紹。

張濟壓根就沒有想法,他以前在董卓帳下為將,是西涼一係,而呂布是並州一係,暗地裏也不對頭,尋思抱上了袁紹這條粗大腿,以後的日子可能要好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