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兩位老師聊了沒一會兒,導演找了過來。
“顧暖、淩雪,你們過來加拍幾段表演。我來給你們講講。”
“顧暖、淩雪,你們這樣……”
……
等到拍攝結束後,顧暖累到爬不起來,自己這體力怎麼沒優化?
淩雪還好,她有時候唱一出戲要忙碌整整一天,今天這都算小意思。
她架起顧暖,一步步走下戲台。
坐在休息室裏,顧暖緩了一會兒,就收到王老師的聊聊:
[抱歉!小顧,我有點事就先走了,不能送你回去了。你回去路上注意安全,到了給我發個消息。]
[好的,王老師。]
顧暖放下手機,剛閉了會兒眼,就聽到集合的通知。
導演站在前秒發言:“今天的拍攝又快又好,謝謝幾位老師和大家的配合,我們明天繼續加油。拍攝完,我請大家吃飯。”
“收工!”
在一片歡呼聲中,人群四散,不一會兒就走的差不多了。
“顧暖、淩雪,明天是在西市音大梨園拍攝,還是十點開始拍攝。”導演留下二人囑咐道。
“今天表現不錯,早點休息。”
“謝謝導演,明天見!”顧、淩二人異口同聲答道。
“明天見!”
“顧暖,你住哪?怎麼回去呀?”淩雪挽著顧暖問道。
“我住在西市花苑酒店,一會兒打車回去。”
“順路哎,我在音大,我們一起吧。”
“好。”
等回到酒店,顧暖洗漱完,躺在大床上,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
第二天,顧暖也早早做好準備,一切都和昨天差不多。
到達音大,顧暖就被拉到了拍攝組早就借好的教室,開始上妝、造型。
今天要拍攝的師生學習的場景,也體現了傳承這一主題。
拍攝地點在梨園,四月份,正是梨花開的最旺盛的季節。音大梨園已有百年曆史,它早在音大建校前就存在,數百棵梨樹的占地麵積並不小,但首任音大的設計師堅決要留下這片梨樹,才有了現在的梨園。
每逢三月至五月梨花盛開的時候,梨園都會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賞花、春遊,也成了音大乃至西市一張靚麗的名片。
節目組選擇此處也用了心,一方麵此處風景尤美,五月的梨花俏立枝頭,潔白的梨花瓣紛紛揚揚,落向地麵;第二用梨園繁盛梨花拍攝昆曲師承之景,也暗喻戲曲的繁榮。
導演也明白人對於美景天然的熱愛之情,索性今天拍攝任務也不重,就先給大家一些時間逛逛梨園,半小時後在拍攝地點集合。
淩雪是音大的學生,梨園梨花的花開花落她已經見證了兩次,今年會是第三次。她拉著顧暖的手帶著她逛了起來。
半個小時後,大家就集合完畢,都是有時間觀念成年人了。
拍攝開始。
導演開始向演員們講戲,指導她們的站位。兩兩一組,王老師和顧暖,段老師和淩雪。
拍攝期間,四人優美的唱腔吸引了一批人圍觀,但都被工作人員攔在了外麵。但他們沒有離開,皆駐足觀看,直到拍攝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