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分是合左右不過人之行。
三十年前,共主離梵暴政,為求長生及飛升之道強收徭役,強取數千五靈修者之靈根,一時之間血流成河,民不聊生,三位反王自立為王,共逐天下。共主自知命數已盡,自戕於帝座之下,故今夕天下三分,成南安、北枳、東離三國鼎立之勢。要論此三國之長處,南安善修靈習武,北枳善用蟲禦獸,東離善鑄靈劍製造器械。三王之中,南安王寧爀尤其勇猛,傳聞其修為已至化境,是極為少見的火靈修者,下一步不知是飛升或是遇劫。然寧爀尚和平,取安樂和平之故改國名南安,國號和安。自登基以來一心國內政務,勤政愛民,優待有大能之智者,不問能者來處,有能者就是來自於他國,也是可以啟用的,本未有一統天下之野心,民風開放,萬民皆可議政務。
邊境之地,連呼嘯的風聲都似乎帶著北地的極寒,此處乃是位居北地的雁華鎮,此地本不該有如此多定居之人,隻因此處乃三派勢力交彙處,故魚龍混雜,而人聲鼎沸之處,正是茶館樂竹樓中。
那樓門正對一戲台,隻見這戲台上正正擺了一黑木案幾,案幾後一老兒身著青衫,右手執一折扇,端的是一派仙風道骨之相,隻見那老兒將醒木重重拍下,聽得一聲清咳,抖了抖幾乎要垂到下頜的長白眉,清清嗓子又打開折扇踱了幾圈,待許多目光皆投過來時,才吐一口氣悠悠然開講:
“話說這當今天下三分,能人智者輩出,若要挨個說來,那是講至明年也難以一覽,故今日還請各位看官聽我來講個特別的,要說這南安王寧爀與南安王後江雪礬二人那可是令人欽羨的神仙眷侶啊,自成婚以來相守相依、相互扶持、共克難關,此三十年間共育有二子一女。”
講至此時卻見那老兒將折扇一收,雙手抱拳後又利落地展開折扇繼續講道:“此三子分別為嫡長子寧長垣、嫡長女寧清樾、嫡次子寧景齊,這寧清樾是為嫡長公主,生於和安元年,出生時天降祥瑞,百鳥爭鳴,上結戰亂下開盛世,此乃大祥之征兆,故南安王越過古製在公主出生時就賜封號為安禾,以慰國運。傳聞這安禾公主滿月之時曾有一高僧雲遊至皇宮,夜瞰天象,言明天道有言:‘此女乃是定國之基,成於此,往後安定富饒百餘年;敗亦於此,血流成河苦不堪言,成敗不過一念之間。’
要說這安禾公主,幼時便天賦盡顯,她擅長射箭,箭無虛發;也擅馴靈獸,靈獸在她的麵前總是異常乖巧聽話;更擅謀論,布局策略於同輩人中無人能敵,若非女子,又靈根有損不可修靈,就是立為儲君也並無不妥之處。有一值得為大家所津津樂道之事可與諸位品鑒,相傳這位公主殿下曾被前朝餘孽擼至斷月山,妄圖以此要挾南安王,殿下年齡雖小,卻不想父王身陷囹囫,故自從斷月山一躍而下,本以為是必死之局,豈料竟有一白鷳乘風而至將公主托至安全之地,這一年,殿下年僅十歲。然,時至今日,卻似江郎才盡,泯然眾人矣,猶記得三月前的拜月節上,竟是竊用閨中密友的文章妄圖製造輿論從而為扶持那人盡皆知的草包二皇子為儲君做準備,宴上後來具體發生了什麼事尚不可知,但宴後公主被南安王下令反省一月有餘,由此便可知此事定已惹得南安王尤其不快,無獨有偶…………”
二樓聽台閣內,隻見一女子一手托臉,另一隻手正把玩著手中玉杯,自來美人,不是溫雅秀美,便是嬌豔姿媚,這位女子亦是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美麗之中卻是帶著三分英氣,乍一看眉目間更似是含了三分戾氣,自有一副端嚴之致,令人肅然起敬,不敢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