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燧人氏發明火候的百年後,人形成的部落。
在黃河流域活動著幾個較大的部落,如炎帝,黃帝,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間相互擊代又不斷合並,進而結成部落聯盟,並推出部落聯盟首領。
炎帝即神農氏的部落主要活動於陝西渭河流域。炎帝教民耕種,製作工具,種植五穀和蔬菜,還製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而且炎帝的音樂造詣還很高,發明了樂器琴瑟,並且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曆法知識。
其同時期的黃帝即軒轅氏,已經能夠建造公式一,避寒暑,製作衣裳,挖取水井,製造船隻,會煉銅,並發明了弓箭。而且黃帝的部落人才輩出其倉頡創造了文字,伶倫製作了音隸首發明的算盤。其妻子嫘祖發明了繅絲,擅長紡織。
黃帝聯合一些部落,在阪泉語言地開展了大規模戰爭,經過九戰,最後炎帝失敗,歸順黃帝,黃帝對戰敗的炎帝及其族人寬厚以待也因此得到了炎帝的尊重,兩大部落結成聯盟。其實追根溯源,炎黃二帝本就源自一族。後來炎黃部落與東方的蚩尤部落在逐鹿激戰,黃帝部落的軍隊在鼓舞的激勵下衝鋒陷陣,終打敗了蚩尤。黃帝部落的勢力和聲望大增,黃帝被選舉為部落聯盟首領。這一部落以後逐漸形成了華夏族。當然,這是後話了。
在黃帝之後,黃河流域有許多部族,為增強實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後氏三個部族結成聯盟,堯、舜、禹依次成為聯盟的首領,當時實行禪讓製,即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堯鼓勵人們開墾農田,發展曆法,適時耕種。堯年老時,征求各部落族首領的意見,推舉品德高尚的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在位時製定刑法,完善製度,穩定局勢,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時讓位於禹。
禹之所以能當上部落首領,這還得從他的父親治水開始: 禹的父親鯀曾主持治理黃河水患,他用了九年時間都沒有成功,後被處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後,總結教訓,采用疏導的方法開鑿水渠,疏導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曆經十多年的努力,終於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眾的愛戴,被尊稱為“大禹”。
禹在位時做出十分巨大的貢獻:征服南方三苗,在陽城修建城池,製定各種製度,社會產生了很大的發展社會發展較為穩定。直到約公元前3020年,禹將位置傳位於伯益之子凱。
華夏的曆史致此改變,但似乎有一部分曆史進行的重疊,但,不重要。可禹之子啟的出現似乎又會讓曆史回歸正道,但他會成功嗎?或者說他有能力使其曆史回歸正道嗎?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但是凱與啟的博弈至此開始。啟會用什麼方法使曆史回歸正軌呢?凱又該如何應對呢?……